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为数字乡村建设插上“隐形”的翅膀
2023-02-13 14:11: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亚东责编:胡晓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 2019—2025 年 ) 》以及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 2025年)》,明确了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思路和推进措施。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紧跟步伐、先行先试,在结对包联的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道劳哈勒正村建设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积极探索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搭建平台,多元管理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由市委网信办牵头、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道劳哈勒正村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一期于2022年9月试运行,2023年2月正式建成投运。

  平台由智慧村务子系统、智慧党建子系统、网格化治理平台、随手拍模块、综治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四情站建设、便民服务平台8个部分构成,集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智慧党建、智慧农牧业等多项数字化运用为一体,实现了政务、党务、财务信息公开,极大提升了新型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能力,激发乡村发展潜力,打造宜居的美丽乡村。

  ●数字治理,功能齐全

  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全景分析,集成基础数据、村务、党建、乡村振兴、灾情预警等内容,采用多种可视化形式对智慧乡村进行综合展示。目前道劳哈勒正村乡村管理平台小程序已开发完毕,其中部分功能已投入使用,农牧民可以通过操作手机体会更多智慧化服务。

  管理乡村信息、村民信息、产业资源、土地流转、精准扶贫、补贴管理、农机管理等,对外发布资讯,对村民传递政策、下达通知,对内进行村级事务管理,村民可通过手机端查看或进行事务的申请申报。

  可以进行党建学习、党建会议、党建宣传、党建动态等信息发布,记录党员基本信息、发展信息、活动信息、奖惩信息、党费缴纳等信息。

  采取“数字+网格化治理”模式,对乡村社会治安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乡村治安信息化、智慧化,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村民通过随手拍功能上报事件,由工作人员通过小程序或者管理后台对事件进行接收派遣处理。事件核查后,村民可以线上评价,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难事,提高村民生活满意度。包括综治组织管理、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社会治安、两新组织、信访事件、矛盾纠纷、护路护线、 校园安全事件等。从网格进行采集,相关责任人进行走访巡查, 对于事件分部门按流程流转处理。

  利用智能视频、移动互联网、呼叫中心等技术有效支撑自治区、市、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五级数据联通,形成立体式网格化应急数据链路。

  通过对土壤的水分、温度、紧实度、盐分、养分、氮磷钾、 溶氧、PH 值及虫害自动采集识别、农作物生长情况和气象信息的实时数据采集,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集智慧政务、便民服务、养老服务、电子商务于一体,为村民提供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健康医疗、文 娱旅游、供需交易、招工就业、农技培训等多元化服务,让群众不跑路、信息多跑腿,实现各类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一触即达”。

  ●以点带面,全域推进

  数字乡村建设平台一期受益范围覆盖道劳哈勒正村8个社、729户、共1624人,邦成马文化园区、骑士乳业、农香农牧业公司等11家驻村企业和32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

  平台二期工程将录入人口、耕地等信息,计划于2023年8月建成。通过融合 GIS技术及定位体系,实现在地图上标识人口、房屋、建筑、网格、土地资源、产业资源、资产等数据, 以地图形式展现道劳村地貌、构成及分布,实现可视化管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乡村信息;三期工程将稳步推进,通过挖掘、整理道劳村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经验,把亮点做深、做宽,打造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可复制典型案例,在全苏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

  东风浩荡,征帆高扬。新年伊始,展旦召苏木已经将道劳哈勒正村数字乡村建设纳入2023年苏木重点实施的15个项目之中。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将以推动包联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为契机,为乡村振兴插上“隐形的翅膀”,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信息化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伊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