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来啦,要开始忙喽!”“是的呀,今年有得忙了。”在翁家山的村道上,杨志刚正忙着搭凉棚,面对相熟茶农们的热情招呼,腼腆的他笑眯眯地回应着。
小杨是一名快递小哥,每年的三四月春茶季,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杭州翁家山村,从未间断过。3月13日,龙井43号开采,接下去的两个月,杭州的茶农们会将新鲜出锅的龙井茶交给快递小哥,经由他们的手,送往全国各地。
一个村一家快递就有10名小哥
小杨其实不小,杨志刚老家在河南,是一名70后。20多年前,他来杭州打拼,开过小店卖过早点。2012年,他加入顺丰转塘网点,一干就是10多年。
“我干快递负责的第一个区域,就是龙井主产区的这几个村。”杨志刚笑着回忆,当时包括龙井村、翁家山村、杨梅岭村等在内的龙井茶核心主产区,公司都交给他一个人负责。
“也不忙。”杨志刚依稀还记得,那一年的春茶季,每天大概也就几十单。
杨志刚说,龙井卖到了全国各地,这个如今大家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实年头不算久。再往前,大部分销售都是靠线下客户,主力是周末开车来杭州的上海人。
到了2013年,杨志刚一下子觉得忙不过来,其后,公司逐年往这里加派人手。
以翁家山一个村为例,除了日常的1名小哥,这个春茶季,杨志刚和其他10名小哥都过来支援了。
要是算上龙井村、满觉陇村和杨梅岭村等,在龙井茶核心主产区,光是顺丰一家,就活跃着几十名快递小哥。
这些茶叶寄往何地?
“北方人可能更爱喝绿茶。”杨志刚默默观察过,春茶寄递需求量最大的当数北京、上海,以及河北、内蒙、黑龙江等。
每天打包近三百单,累到走路都要睡着
按照杨志刚的经验,3月13日正式开采后,首先是采茶工陆续进村。“这几天因为大家采的总量少,再加上手工炒,所以,有的头茶卖到近万元一斤,其实也不足为奇。”杨志刚说。
杨志刚是3月15日进村的,预计忙到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
进村的第一件事,先把凉棚搭起来。
“茶叶金贵得很,可舍不得晒着了。”杨志刚说,明前龙井芽叶细嫩,色翠香幽,贵比黄金,大师炒制的佳品,动辄卖到每斤万元以上,就算普通茶农机器炒制的明前龙井,开采后往往要卖到每斤大几千块钱。
杨志刚说,跟其他产品不同,茶叶的运输过程需要避开光的直射。除了给茶叶防晒,搭凉棚在杨志刚自己看来,还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儿,意味着,要开始跟时间赛跑了。
杨志刚可能不知道,春茶是一个千万级的快递细分市场,但他很清楚,茶农们的第一诉求是时效和服务。
明前龙井的这份金贵,离不开速度的加持。采摘、炒制,当然还有发货,每个步骤都要争分夺秒。
能有多忙?“早上7点到公司,忙到大半夜是常有的事。毫不夸张地说,走路走着走着,都要睡着了。”杨志刚说,高峰期,自己一天能揽收将近300个包裹,“我负责大概20来户茶农,每天就是在他们家里来来回回跑。”杨志刚说,好在村子不大,布局也紧密,一家挨着一家,但一天下来最起码2万步起步。
小哥们和茶农都憋着一股劲儿,今年将迎来龙井茶好年头
两叶一心,芽头粗壮,绿中透黄,泡入杯中,芽头都朝上漂浮杯中,汤色晶莹剔透,不混浊,入口后有豆香味道,回干味甜……说起茶叶来,杨志刚头头是道,“托茶农的福,喝多了就能知道好茶的确不一样。”
前些年,杨志刚从一名一线收派小哥,转型成了接驳员,每天开着面包车在网点和转运中心之间穿梭。不过,每一年的春茶季,他都会带队支援,甚至给一些新手小哥做培训。“服务太要紧了。”
杨志刚解释说,茶叶一天一个价,赶清明节前,能卖个好价钱。
“早一天送到客户手中,情意更重一分。明前茶基本发航空件。”杨志刚说,因为快递的发展,现在从杭州寄个包裹到北京,最快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
更细节的服务则是考验小哥。“一个电话,我们随叫随到。有一次晚上11点半了,我还在茶农家里帮忙打包,发货。”杨志刚说,茶农把称好分量的茶叶,装进内袋,一袋一袋封好口,接下来的任务就轮到小哥了。
每件春茶包裹都由小哥细心打包好,减缓运输过程中的外力冲击和挤压,尽量为茶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要根据每个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无论是茶叶的份量,还是包装,都不同。举个例子,一家茶农提供的包装就能有10来种。”杨志刚说。
虽然忙,杨志刚觉得很开心,“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到3月底那一周,我们肯定会更加忙。”
傍晚,太阳柔柔地照在翁家山的村道上,又一辆快递车如约而至,满载着茶叶,奔向远方。记者了解到,在龙井茶叶主产区活跃着上百名快递小哥,这些小哥多来自顺丰、德邦等品牌,他们在春茶运输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看好春茶市场潜力,最近包括中通等也在发力,推出相关服务产品,深入田间地头为茶农服务,真正做到产地直发,送货上门,将珍贵的西湖龙井茶叶送到千家万户家中。(记者 陈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