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守护萨拉乌苏文化67年 农民“老范” 考古“金山”
2023-04-29 15:20: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亚东责编:赵银平

守护萨拉乌苏文化六十七年  农民“老范” 考古“金山”_fororder_8c14a1c3-e553-4ca8-abdd-3c004a70a399

  范金山 供图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说他是农民吧,大半辈子在沟沟峁峁里“捡”化石;说他没文化吧,可一些考古学专业的博士、硕士都要尊称他一声“老师”。

  蒙古族老人范金山,今年75岁,身材瘦高,皮肤黝黑,一双运动鞋,斜挎帆布包,再配上手中的专业工具,很有一点“考古范儿”。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何与考古结缘?这要把时光拨回到六十七年前……

  火石 化石?

  1956年,乌审旗萨拉乌苏范家沟湾,8岁的范金山正在河滩边嬉戏。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天天疯玩的“乐园”,在十几万年前曾是古人类“河套人”的家园,更不知道那些被父辈称为“火石”的石头有着何等珍贵的考古价值。

  而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也让范金山认识了“新大陆”。

  前来萨拉乌苏考察的内蒙古文物队专家汪宇平不敢相信:小男孩的背篓里居然装着一堆化石。接下来的筛选,让汪宇平更加震惊,烧骨片、犀牛肋骨、羚羊角……甚至还有不少旧石器。随后几天,在这里挖出了十几万年前的古象化石。

  汪宇平待了6天,“小小范”全程向导。一次经历一甲子有余的“觅石之旅”由此开始,而那些凡人看来平平无奇的石头,也成了范金山毕生守护的“图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裴文中、贾兰坡等考古界学术泰斗先后进入萨拉乌苏,对古人类化石、地质与古生物进行考察,范金山成了他们的“专业向导”。

  20世纪八十年代,由中科院专家董光荣等组织的“萨拉乌苏考察队”对河谷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范金山被纳入考察队。自那以后,我国学者进行河谷史前考古与古生物地层调查活动达60多次,而范金山既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老师? 老友

  如今,萨拉乌苏文化闻名遐迩,慕名拜访范金山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远到南方的大学博士,近到市里的中小学生,都称他为“范老师”。而给大伙儿讲解萨拉乌苏文化,则成了老范最自豪的事儿。但他更怀念的,是与专家老友们的点点滴滴。

  “完全没有城里人的架子,有问必答,回到城里还给我写信、寄东西。每次去乡里收信都特别骄傲。”回忆起和裴文中、贾兰坡等学术泰斗的相处,范金山感慨万千。

  “无论是寻找化石、发掘遗址,还是察看地层、辨别石器,他样样精通。”4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专家李保生,在来萨拉乌苏开展地质与地貌考察中认识了范金山。那年,范金山30岁,他28岁。“这位老大哥,其他人替代不了。”一声“老大哥”,李保生从而立之年叫到了古稀之龄。

  范金山把李保生带进了萨拉乌苏,李保生带着范金山走出了鄂尔多斯。

  在随同李保生等专家的考察学习中,范金山学会了怎么做剖面、怎么依照化石判断年代。哪个地层叫什么,形成于多少年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他都了如指掌。湖相沉积、冻融褶皱、风沙堆积,他“术语连珠”。

  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董光荣等编著的《萨拉乌苏河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综合研究》论著问世,全书9章,范金山对其中5章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多次协助科研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挖掘和送交化石、石器,仅1972年至1980年,就为中科院送交古人类化石3件、石器10多件、动物化石15种60多件。

  “他是真的热爱,不论科研单位,还是相关部门到萨拉乌苏开展研学,他都积极参与。”乌审旗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文博研究员白庆元与范金山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相交多年。

  工作中,范金山是专家们的助手;工作外,彼此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金山 金山!

  地层记不住,就多去现场,样本标不清,就反复琢磨……范金山一门心思扑在考古上。从只会引路、学会挖土,到爱上考古,一条非同一般的人生之路,让这个没有师承、没有文凭的农民有了“考古范儿”。

  范金山说,化石、文物让萨拉乌苏成为考古界的“金山”,而考古知识则是藏在他脑子里的“金山”。

  20世纪八十年代,老范被聘为乌审旗文物保护员,因为经常要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巡护,他常常天不亮就要起床,遇到过雷电暴雨、车辆故障等诸多“状况”,长途跋涉、忍饥挨饿更是家常便饭。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走了多远的路,磨破了多少双鞋。萨拉乌苏方圆几百里,每寸土地都留下了老范的足迹。

  他经常汗流浃背地驮回大大小小的“石头疙瘩”,老伴儿吵过闹过,这边答应得好好的,可一回头又跑去了野外。也有一些人觉得他“不务正业”“闲得没事干”,对于这些闲言碎语,老范从不理会。

  “千万年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见证,得让子孙后代看到这些文物。”言语之中,老范透着坚定。

  “你还准备干多久?”

  老范憨憨地笑了笑:“咱身体好着嘞,要是比爬坡下沟,你们年轻人也不见得比我强,只要我能走动,就一直干、不放弃!”

  落日余晖中,老范长长的背影倒映在萨拉乌苏的沙梁上……(文  倪虹 马利军 张晓红 朱瑞峰 牛淑娟 张晓艳 温巧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