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月5日,皖浙两省在合肥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在完成3轮试点后实现提档升级,从“一水共护”笃力迈向“一域共富” 打造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新典范
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的新安江,每年向浙江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是黄山、杭州两地人民共同的母亲河,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和绿色生态屏障。
2012年,浙皖两省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创新。
近年来,黄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走出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点面共治
筑牢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
定邦河,发源于黄山市歙县王村镇横联村,经屯溪区黄口流入新安江,是新安江支流之一,河道全长9.2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
6月7日,横关村村头,定邦河歙县横关站运行正常。该站标号为“NO.023”,隶属黄山市新安江地表水监测网络,可实时监测水温、溶解氧、PH、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氯等9项指标,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为保一江清水,黄山市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全覆盖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流域保护治理网络。在全省率先实行区县交界断面地表水生态保护补偿考核,构建集环保、水利、住建等监控系统于一体的流域智慧管理系统,已累计投入资金5450万元,建成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42个。
点源污染有效控制。黄山市编制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坚决不上一个污染环境项目;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余家,整体搬迁110余家,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投入近60亿元打造徽州区和歙县两个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供热、脱盐、治污“三集中”。
面源污染有效治理。黄山市在全省首创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全域推广茶园绿色防控,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和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湿地公园和滨江区域等重要节点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实施网箱退养和船舶污水上岸工程,创新打造“生态美超市”。
以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黄山市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新安江流域水质稳定向好,跨省断面水质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黄山市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居第4位,PM2.5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山市坚持点源、面源系统共治,推进全域环境整治,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空气更清新。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黄山市继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之后,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绿色发展
让生态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歙县整合歙西、桂林2个国有林场约10万亩林地,实施国有林场VCS碳汇开发试点项目。今年年初,该项目顺利开标,与合作开发商正式签约,成为安徽省2023年林业碳汇开发第一单,实现了黄山市市场化林业碳汇开发交易“零”的突破。该项目合作开发期为20年,期满后地方政府收益可达1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黄山市通过举办创意黄山发展大会、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中国水论坛等重大活动,着力打造上下游合作交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推广交易等平台,加快构建与黄山自然生态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黄山市新签内资项目超5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0个,到位内资420亿元。
精致农业擦亮绿色发展底色。黄山市聚焦“土特产”,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做大徽茶、徽菊、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发展徽派乡村美食、非遗手工制作等乡愁经典产业;成功引进立顿茶叶、小罐茶、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一批重大项目,做好“茶水”文章;打造以徽菜好物为代表的美食之都,加快推进徽菜产业“双百亿”工程。
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黄山市积极培育壮大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2022年,黄山市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0.6%,居全省第二;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较上年增长33%;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60亿元,同比增长20.8%。
黄山市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发布全省首个GEP核算地方性标准,完成安徽省首批水排污权抵押贷款、安徽省首单林业碳汇线上交易、安徽省新安江流域首宗水权交易,成功争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原江南林交所)成为具有全国经营资质的省级服务平台,交易要素从林权拓展至排污权、碳汇、水权等13大类,累计交易额近30亿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越走越宽。
多元补偿
共建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
黄山区焦村镇、耿城镇境内,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2022年9月,黄山市政府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深化战略合作。该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将发挥自身在饮料产业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在黄山市投资建设先进的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积极参与黄山市经济发展。
近年来,皖浙两地合作持续走深走实:携手浙大网新,做大做强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推动汽车电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绿色软包装、绿色食品3个产业向200亿元产业集群迈进;加快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加速杭黄毗邻区块(淳安、歙县)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建设,深化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合作共建,打造长三角重要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携手杭州法院签订新安江—千岛湖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启动“跨域一体化办案平台”,推动环境资源流域、地域一体保护。
相较前三轮试点,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重在加强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近年来,黄山市大力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建设深圳、上海、杭州科技人才合作中心,2022年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选派党员干部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跟班学习、体悟实训,赴浙江丽水、安吉等地学习“两山理论”实践、“两山银行”、GEP核算等经验做法;强化区域人才培育合作,与复旦大学共建上海湾谷斐迪园,链接中国科学院、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资源,实现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双螺旋上升。
黄山市新保中心负责人表示,黄山市将把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头号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提升、绿色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区域发展合作联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五大行动,加快推进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望丰EOD、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新安江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推动建立资金、产业、人才等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将样板区打造成为全国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范。(黄山日报 记者 许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