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浙江报道(记者 于灵爽):6月30日,由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东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红木家具展览会在东阳中国木雕城开幕。
开幕式现场 摄影 包康轩
以形写神,巧夺天工,方寸之间,自生乾坤。展会现场,一件件木雕精品令人大饱眼福。东阳木雕历史悠久,位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香港回归时浙江省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航归》、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同心共筑中国梦》、人民大会堂《锦绣西湖》,到G20杭州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会场木雕装饰……一件件佳作均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
如今的“世界木雕之都”东阳,可谓是一座木雕博物馆、一个鲜活的非遗载体,木雕已渗透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木雕红木产业正乘盛会的“东风”,以“工匠之美”走向世界舞台。
滋养“地瓜”土壤 塑造文化品牌
20年前,为浙江量身打造的“八八战略”照亮了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20年来,浙江经济像地瓜藤蔓一样,在开放中拔地而起、持续延伸。越耕越甜的“地瓜经济”,可以在东阳“四大千亿”产业之一的木雕红木产业窥见一斑。
“我们衷心希望,本届博览会能成为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业界同行的沟通交流,弘扬木雕竹编文化,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让艺术之花和发展之花竞相绽放,共同推动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永葆勃勃生机、再创熠熠辉煌。我们也真诚期待,来自各地的大师、专家、学者、经销商、采购商以及广大收藏爱好者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多提宝贵意见,多献妙计良策,共享商机,发展共赢。”第十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式现场,东阳市委书记楼琅坚的话语掷地有声。
开幕式现场,东阳市委书记楼琅坚致辞 摄影 包康轩
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黄胜可主持开幕式 摄影 包康轩
近年来,东阳木雕、东阳竹编等传统技艺与红木家具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木雕红木产业。东阳深入挖掘木雕红木、东阳建筑等文化内涵、文化积淀,讲好“世界木雕·东阳红木”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同时,做好策划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东阳的木雕红木文化。
“产品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东阳木雕红木之名的下限,这是最重要的根基,而品牌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则决定了产业的上限,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居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阳市以高标准、严要求给当地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划了一道红线,这也吹响了东阳木雕品牌建设的号角。
东阳木雕《锦绣中华》,是进博会入选作品中的首件进场作品,也是进入迎宾大厅迎面第一幅作品 供图 东阳市委宣传部
增强“藤蔓”活力 释放产业动能
经过多年发展,东阳的木雕红木产业集群优势日益明显。全市现有木雕红木家具企业1605家,规上企业47家,龙头骨干企业13家,木材交易市场3个,大型家具交易市场3个。截至目前,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13.93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已经形成了集木材交易、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数字的增长反映了市场的变化趋势,折射出的是产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这也倒逼产业去粗取精,走精益化发展之路。
据东阳市副市长龚杭娟介绍,目前,东阳已形成集行业管理、技术研发、质量控制、数字化管理四位一体的“一局一院一中心一大脑”(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居产业发展局、东阳市家具研究院、国家木雕及红木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木雕红木产业大脑)产业发展格局。东阳市家具研究院对标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初步建成了“木材稳定性研究实验室”,该研究院还连续三年举办“中国的椅子”创新奖等专业性活动,东阳已有58件作品获得“中国的椅子”国家级奖项,落地转化22个国内优秀作品项目。木雕红木产业大脑,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期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名单,初步建成产业大脑底座、红木家具溯源链、展示与文化推广平台。
近年来,东阳市努力打造“一地一区一集群”,构筑木雕红木全产业链新格局。一方面,该市打造全国木材交易集散地。东阳木材交易中心入驻木材贸易公司、报关公司60余家,具备了木材进口、贸易、加工、保税、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另一方面,木雕红木产业集聚区初见成效。总投资55亿元,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的木雕小镇现已入驻27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282家木雕红木企业。
东阳木雕小镇 供图 东阳市委宣传部
同时,东阳中国木雕城、花园红木家具城是浙江省定制消费示范基地、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东阳红木家具市场、东阳中国木雕城分别是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共蓄“根脉”力量 攒足发展后劲
藤蔓的延伸扩张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地瓜的“根”始终扎在发芽的地方。
改革开放伊始,东阳的匠人们南下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学习,他们学成后荣归故里,不仅手艺精进,还带回了创业的资本、管理的经验、改革的勇气,他们以木雕文化为基,开辟出一条红木家具产业从0到1再到N的发展之路。这些有着精湛手艺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匠人被称为“红创一代”。
如今,“红创一代”的子女们成长起来,这些年轻人有着比父辈更开阔的眼界与更灵活的经营思路,他们被称为“红创二代”。这些“红创二代”的革新精神和蓬勃朝气,正在为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做红木家具,要坚守传统制作工艺,对红木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进行改良,我们每年都要设计一个系列的新品。”作为“红创二代”,名匠艺林红木总经理张裕康继承了父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优化升级。
东阳市借助发扬木雕技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大师领航、新人接棒”的人才梯队。目前,全市现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和竹工艺大师各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省工艺美术大师60人。
同时,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接过“接力棒”,东阳每年都会组织一批批中小学生,在研学中学习技艺,在学习技艺中感受文化的熏陶,进而筑牢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传承的基础。
在东阳木雕小镇研学基地,小学生体验制作七巧板 摄影 刘超
这种“接力”的效果是明显的,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更多的企业和院校也加入了进来。其中,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和东阳木雕小镇携手,启动建设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木雕小镇校区,擦出探索木雕红木产业“产学研”一体发展的耀眼火花。
不仅如此,东阳木雕的“藤蔓”还蔓延到了非洲。2018年,21位怀揣着梦想的留学生跨越了15000公里的距离,从家乡刚果(布)沿着“一带一路”,来到“中国木雕之乡”东阳学习,成了浙江省首批木雕艺术类外国留学生。“我非常热爱木雕,未来我们一定会把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传承和发扬好。”留学生周易说。
2022年,第二批刚果(布)留学生也开启了五年的求学征程,东阳传统木雕文化借“一带一路”东风在非洲生根发芽,也让东阳成为传播非洲文化的重要窗口。
刚果(布)留学生学习木雕技艺 供图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接下来,东阳市将以国际化、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创新为引领,以全方位有力举措重点支持木雕红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技术攻关工程、品牌创建工程、文化创新工程、平台建设工程等六大系统工程,促进形成“主体升级、产业集聚、市场规范”的新业态、新格局,擦亮产业成色,推动木雕红木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将努力打造全国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增规上企业30家以上,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发展目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