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脚步感受城市魅力,压马路成为一种潮流,长沙多条Citywalk路线走红 城市漫游,长沙年轻人的新时尚
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Citywalk体验。受访者供图
“从裕南街辗转至东瓜山,沿着书院路漫步到湖南第一师范附近,再途经沙河街、学院街到达西文庙坪……”这是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推荐的关于长沙美食Citywalk路线。
Citywalk被一些爱好者翻译成“城市漫游”。其本意是以行走、骑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无目的地漫游,亲自丈量城市,如今也包括在专业的讲述者或地图的指引下,有计划地沿着路线行进。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继快节奏、高强度的“特种兵式”旅游后,长沙年轻人开始流行起沉浸式、慢节拍的Citywalk,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城市新潮流。
长沙多条Citywalk路线走红
“探访长沙百年教堂”“感受工业与文艺的碰撞”“寻找河西的记忆”……这是长沙首个Citywalk组织“久贰Studio”发布的主题。他们的线路基本上以历史人文为主,带领参与者深入行走长沙,避开人头攒动的网红打卡地,来到集市、小吃摊、山林、工业园区等,游客可以根据其制订的路线选择性地报名。
“来长沙快一年了,很多地方都只是去打了个卡,我还是第一次静下来、慢下来去寻找,欣赏这座城市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留存。”近日,在长沙读研一的田甜和室友一起报名参加了“久贰Studio”组织的Citywalk,初次体验就让她印象深刻,还因此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记者注意到,Citywalk在网络上有着很高的热度,小红书上的相关笔记超过40万篇,抖音上Citywalk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达到1.9亿次。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寻找Citywalk“搭子”、分享Citywalk穿搭和防晒经验,有的Citywalk社群还专门制作了手持海报、地图,设计了沿途发掘“宝藏”、兑换礼品的游戏。而长沙本地的一些新消费社群,更是基于长沙本地特色,推出了数十条Citywalk路线。
慢节奏旅行深入感受城市文化
根据同程研究院与腾讯营销洞察联合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显示:2023年旅行消费的四大新趋势是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深度在地。同时,距离近、花销少、不拥挤、美食多也是年轻人选择旅行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
与前段时间爆火的“特种兵旅行”相比,沉浸式的Citywalk能够与城市产生更深度的连接,是对旅行“质”的追求。Citywalk通过路线的串联,能让游客了解每个地点背后的故事,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半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趟旅行。
出于对Citywalk的好奇,近日,市民李源带着家人参加了长沙GO嘢社群组织的Citywalk活动。“在长沙生活了二十几年,潮宗街、西园北里其实都去过,但是从来没有深度感受过这些地方的文化底蕴。”在他看来,“网红城市”已经成为了长沙的标签,但事实上,长沙城有着2000多年历史,充满历史积淀。如今的Citywalk正是给游客一个慢下来的机会,让游客能够在长街短巷里踱步,感受长沙土地上的人文风情与文化律动。
“我们的活动包含了全程讲解和保险服务,价格是每人108元,有2款路线可以供消费者选择。”长沙GO嘢社群负责人介绍,一场Citywalk的时间大约是4小时,在漫步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到每一处地点的历史底蕴、人文特点。
期待Citywalk被更多人接受喜欢
今年6月,2023Citywalk城市漫游暨长沙文旅新媒体联盟首场采风活动在长沙举行,30余位全国头部博主和长沙优秀文旅新媒体博主体验了不一样的长沙。在万家丽顶楼停机坪看绝美日落晚霞,在扬帆夜市寻找长沙人的“深夜食堂”;在湘江大码头吹江风、看夜景,吃龙虾烧烤,酒吧畅饮,感受真实的长沙烟火气……以Citywalk为契机,这些博主开启长沙城市漫游计划,寻找长沙美食,发现长沙美景,走进长沙历史,在宣传长沙的同时,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到长沙。
与此同时,Citywalk的走红、游客量增长,给城市餐饮、购物、住宿等旅游产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往,城市旅游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往往局限于知名及网红景点,而Citywalk的热潮可以促进城市现有旅游资源的升级活化,重新盘活闲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整个行业,在未来应该做更多的延伸,如与当地的艺文机构、NGO组织、商户、博物馆或艺术馆等进行异业合作,推出更多的城市新玩法。或者与其他的城市联动,推出跨城市的旅行活动,更多地实现Citywalk的价值,进一步探索盈利的可能性。”久贰Studio的主理人肖萧表示,从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半天或一天的旅行方式,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周末生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
漫步在长沙街头,听着熟悉的长沙老话,看着岁月风雨为长沙留下的痕迹,Citywalk是一个享受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城市的机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唐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