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拥有专用车生产企业17家,汽车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323家——“汽”势磅礴瞰滁州
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也是最能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全柴、扬子到如今的浩淼、永强、长久、江淮扬天……传统农业大市的滁州,始终拥有一个产业发展“汽车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善做“无中生有”“有中做优”文章的滁州人,用实干推动汽车产业一路成长。
如今,滁州已是安徽省汽车制造重要基地之一,拥有浩淼安防、永强汽车、长久汽车、江淮扬天、天达汽车等专用车生产企业17家,汽车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323家。在建、新签约、在谈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1700亿元。滁州已成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我市已建立起覆盖特种专用车、发动机、动力电池等三电系统、特色优势零部件、后市场等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体系。”滁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滁州汽车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在动力电池及系统、特种专用车、发动机、专用电机、检验检测、回收拆解等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产业更不会从天而降。
现代工业中,很少有一个产业,像汽车产业这样链条长、覆盖面广,对经济影响深远。始终秉持“工业强市”理念的滁州,坚持瞄准一个目标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产业链缺什么?供应链少什么?滁州“双招双引”就攻坚什么、招引什么。
在以高效专业的工作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给滁州带来的是,产业发展有了“0”的突破、实现了“1”的崛起。
纵观今日滁州汽车产业,专用车已成为“优势产品”,永强汽车、浩淼安防、长久汽车、江淮扬天、天达汽车等重点企业,重点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全地形车、高端消防车等特种车辆以及商品车辆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翼开式厢式运输车、中置轴可交换厢式列车、环卫运输车、立式多功能粉粒物料运输车、液化石油气运输车、低温液体槽车等领域发展。
从创新发展后劲来看,全市汽车产业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3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拥有战新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企业4家。
但滁州人的目光不局限于此,始终追“梦”不止,奋斗不息。
滁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访企问企,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谋划产业发展未来。今年以来,滁州先后举行新能源电池企业家、汽车企业家早餐会,市委书记许继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等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听取发展意见建议、围绕行业未来问计问策,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滁州市还建立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链长制”,以“链式思维”抓产业、谋发展,突破机制壁垒,高效配置链上资源,推动链上企业实现互利共赢,抢占发展制高点。
通过把组织建在“链”上、队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用“先锋力量”提升服务力、“资源要素”增强竞争力,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产业链党委工作机制建立了,产业链党委会议制度、双招双引督查通报制度、项目帮办协调制度有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党建工作和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党委工作相继制定了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和工作要点……
激活了产业链的“红色力量”,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带来的是党建强起来、产业兴起来。
2022年以来,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先后开展“双招双引”活动超百次,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建立“三类项目库”,重点服务和调度;每月印发“双招双引”项目通报和工作动态;定期梳理高位推进重大项目;推进“招才引智”,开展“千企百校 智汇滁州”产业链网上云招引专场活动……
依托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产业链专班创新工作思维,发挥滁州市汽车及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产业链供需、用工、科技等要素对接,挖掘重点项目线索,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春季攻势、夏季攻势……“双招双引”不止步,推动了整个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生态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厚植。
与此同时,滁州积极当好发展配角,做好协同发展文章,在长三角一体化乃至更广阔地域范围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4月7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23年春季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全椒县召开,当天滁州市在会上举办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行业专家、企业家宣传推介滁州。
4月21日至22日,南京都市圈汽车巡展暨宁滁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滁启动,通过搭建宁滁两地汽车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充分利用供需面对面交流的“聊”效,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精准对接。两市60余家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参加。
“活动是‘拼经济稳增长壮大产业经济’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宁滁两地聚焦关键零部件‘强链’,按图索骥实施产业链合作共赢的务实举措。”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京都市圈内加强产业协作,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今年以来,滁州市还组织企业参加了2023年南京都市圈“宁工品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
跳出“大滁州”,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组织企业参加2023年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系列活动;举办2023年首期“链上苏滁”汽车产业沙龙活动;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所开展人才供需对接和项目合作交流;组织企业走进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千企百校”校园招聘专场活动;组织企业参展参会第23届中国(合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23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2023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大会、CIAS 2023第二届中国数智汽车峰会等会展……
无论实现从0到1,还是实现从1到N,滁州汽车产业发展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但机遇面前,滁州的选择,始终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在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的新阶段,滁州选择向“新”而行。厘清产业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完善产业链图谱,抓实招商引资“谋、引、落、转”全过程,紧盯招才引智“引、育、留、用”全链条,扎实做好“双招双引”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物流车、新能源电动消防车、新能源电动警务车、新能源电动观光车等新能源专用电动车,成为了当下滁州市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产品。
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以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制造、白车身试制、汽车零部件模具、环保车用多缸柴油机、缸体、缸盖、雨刮器、汽车微特电机、减震器、电子节气门体、电源逆变器、电动尾门撑杆系统及各种电子ECU、换向节、散热器、汽车紧固件、液压件、涡轮增压器、滤清器、活塞汽配、起动机、高压点火线圈、汽车驾驶室翻转油缸总成、大中小型冲压件、焊接组合件、压铸件、锻铝件、内饰件、液压件、橡胶件、塑料件等为主。
弗迪电池、国轩动力电池、力神电池、利维能动力电池、星恒电源、安徽国科能源等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纷至沓来,一批超20亿元乃至百亿元大项目纷纷落地。
永强汽车是行业领先地位的国家重点特种汽车制造企业,罐式改装车和消防汽车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高端市场;明光浩淼消防汽车、防爆汽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25%,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3位;全柴动力柴油机产量位居国内前三,其中,中小功率发动机居国内第一……
特色优势零部件方面,胜华波、众鑫科技、鑫铂新能源、天长缸盖、日泰汽车、博石高科、奥特佳等企业细分领域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胜华波汽车座椅电机产量居全球第一,日泰汽车高强度紧固件产品国内领先。森森汽车减振器是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如何服务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全市各级职能部门坚决做到不缺位、善补位。
滁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党建聚链 助企发展”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协调推进,谋划推动产业链党建和双招双引工作,以行动效果检验党建成色、发展成效。
4月10日,作为落实市委“党建聚链 助企发展”行动之一,滁州市经信局、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办公室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相关学者一行来滁开展访企拓岗暨产业链校企对接活动。
5月27日至28日,全市八大产业链发展专题(第3期)——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讲,相关行业专家对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介绍、就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分析及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7月13日,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论坛——滁州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圆桌会议召开,30余位来自“沪苏浙”、合肥和滁州的汽车行业企业家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负责人,先后就长三角合作、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双招双引”工作畅所欲言。会上,滁州市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进行了宣传推介,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成功签约16个项目,其中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60.7亿元,滁州市汽车及装备制造行业协会还与南京汽车行业协会签订了共建协议。
……
围绕汽车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板块,着力引进和培育产业链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骨干配套企业;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水平,持续创优“亭满意”营商环境。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现实行动,正为推动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不断迈向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催生不竭动力。
当前,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下好产业发展“一盘棋”,滁州正全方位谋划产业发展新格局,瞄准目标,向“新”而行,踩下油门、奋勇向前,驰骋“汽车”产业发展新赛道。 (滁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 张开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