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淮河岸边的阜阳市阜南县素有“中国柳编之都”之称,这里的柳编技艺代代相传。
8月15日,在位于阜南县郜台乡的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记者看到,工人们左手拾柳条、右手持利刀,一根根看似普通的杞柳条,经过各种穿插、缠绕,最终“脱胎换骨”成为精美的工艺品或家居用品。
一把杞柳枝,双双致富手。“我从事柳条编织行业快30年了,一天能编几十个普通的柳筐。”正在忙碌的戴大爷告诉记者,如今,他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每年靠柳编可以有近4万元的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和种地。
“我和丈夫以前在外省打工是做藤编的,2006年回来创业,从事杞柳种植和柳编加工,家乡的柳编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朝玲说。
小柳条也能“编织”出乡村振兴大产业。郜台乡柳编产业发展迅速,全乡现已发展柳编企业34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是阜南县乃至周边地区的柳编生产基地,人均年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3000元。柳编产业已成为全乡的龙头产业,形成了“出口代理商—公司—编织户”一体化的“产、供、销”体系。
如今,兼具美观和环保的柳编产品漂洋过海,深受海外客户欢迎,古老的柳编技艺为阜南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柳编主要出口,产品远销近4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出口营收近600万美元。”张朝玲表示,该公司还在国际各种展会上频频展示柳编技艺和精美产品,收获了不少订单,促进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阜南县对柳木产业加大政策支持,积极落实外贸奖补资金,去年落实省、市、县级奖补政策资金1230.14万元。柳木文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北美、西欧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阜南柳木文化由传统的“编筐打篓、养家糊口”到现在的“机器制柳、外贸出口”实现了华丽转身。
阜南县还积极引导企业电商线上经营,提高企业业务能力,拓宽企业接单渠道,多元化对接海内外市场。2022年,全县柳木文化出口实绩企业累计出口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占全市同类产品出口额的72.2%。(安徽日报 记者 许昊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