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7000多人的小镇,6000人爱打排球——鄂托克前旗“村排”火了
2023-09-05 10:29:31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杨亚东责编:赵银平

  奥运冠军惠若琪发来视频祝贺,著名体育评论员洪刚、前女排队员李颖、前八一女排队员白云等著名体育人亲临现场助阵……什么样的排球赛事有如此热度?

  前不久,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举办的蒙陕甘宁晋五省区农牧民排球比赛,因为群众参与热情高、接地气的举办方式带火了“村排”。

  很难想象,自治区西部的鸡鸣三省之地,常住人口7000多人的小镇上,会有超过6000人热爱打排球!

  那就必须说说引爆这场热度的“关键先生”——巴彦希里嘎查牧民呼格吉拉图。

  “一开始在自家院里的沙土地上架起球网,叫上周边邻居一起体验排球的乐趣。”牧民呼格吉拉图说。

  排球队成员都是农牧民,白天忙生产,晚上才有时间玩。但当时的场地既没有灯光照明又尘土飞扬,慢慢地感觉玩得不过瘾!

  面对不如意的“场地”,着迷排球的呼格吉拉图盘算着改善球场条件。2018年底,沙地球场架起了电灯、铺了方砖;2019年春,球场又铺上人造草皮;2020年底,呼格吉拉图自掏腰包20万,建起了鄂托克前旗草原上第一个牧民室内排球馆。

  “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我和儿子都喜欢打排球。”呼格吉拉图妻子依日贵说。作为一名地道的牧民,呼格吉勒图有4800多亩草场,每天给牛羊饮水、清理棚圈、准备草料,从日出忙到日落,但不管白天多忙,一家人的晚上时间都要留给排球。

  排球馆建起后,来打球的牧民更多了,每到中午,呼格吉拉图的10多个“排球群”就响个不停,不到10分钟,24个“名额”就会被抢完,甚至有人为了约一场球,驱车往返100多公里也是常事……

  没过多久,呼格吉拉图新建的排球馆每晚“人满为患”。

  “为了支持农牧民排球热,我们镇政府2023年初投入1000多万资金,扩建了毛盖图社区室外排球场地,新建了有6块标准场地的彩色塑胶运动场,完善了专用灯光照明及看台。”昂素镇宣传委员樊荣介绍说。

  排球场越修越好、越修越多,从草原上的第一个彩钢室内排球馆,到现在,大大小小室内外排球馆27处,其中有3处室内排球馆,全镇90%的嘎查有排球运动场地。

  每天傍晚或者周末,各个排球场内就会迸发出农牧民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声、不分你我的加油声,小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43岁的毛盖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巴图扎布是其球队的“主力”, 队员年纪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最大的75岁,年龄虽不同,但随着一声哨响,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球技展开角逐。

  “这是属于我们老百姓的‘民间排球赛’!” 巴图扎布说。

  每场每人,交6元作为场馆维护费,用于取暖、用电、清扫、饮水等费用。有人建议呼格吉拉图增加费用,但他说:“建球馆是为了大家运动好、玩好,不是为了挣钱。”

  自从开始打球,呼和吉拉图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传球、拦网、扣球动作轻快敏捷,看着根本不像是57岁的人。

  呼和吉拉图所在的“好邻居”排球队也渐渐从2018年最初6户人家8名队员,扩展到现在的11户人家14名队员。由巴彦希里嘎查兴起的“排球热”,逐渐蔓延到全镇。最早的8个嘎查排球队也扩展到现如今昂素镇17个嘎查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排球队。

  这里还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排球联赛”运行机制——各个嘎查每月轮流坐庄,每月的“主办方”由14人组成,每人交400-500元作为奖金,每月承办一次小型排球比赛,全镇每年举办排球赛事达到400余场。

  前不久,在昂素镇举办的蒙陕甘宁晋五省区农牧民排球比赛冠军奖品是一头牛,第二名是一头骆驼……而平时的各种比赛奖金高低不等、奖品花样多,也可能是一瓶酥油或一斤奶酪,“村味”十足,农牧民们乐在其中。

  呼格吉拉图说:“以前牧民闲下来就凑在一起喝酒打牌,如今大家有点时间就打排球,和谐气氛越来越浓,邻里关系也变得更融洽。”

  昂素镇宣传委员樊荣表示,贵州有“村超”,内蒙古有“村排”。我们将做大做强“村排”品牌,聚力汇智把“村排”办成可持续性赛事,让全民健身潮覆盖到更多的地方。(内蒙古日报记者  毛锴彦  布音额尼尔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