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浙江乡村20年的坚持——千万工程,老百姓的幸福工程
2023-10-13 10:47:10来源:浙江在线编辑:魏炜责编:赵银平

浙江乡村20年的坚持——千万工程,老百姓的幸福工程_fororder_W020231012249451855495

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山更绿、水更清,吸引了民宿、休闲旅游等业态入驻,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拍友 夏鹏飞 摄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记者 祝梅)在余杭青山村体验亚运项目卡巴迪,在泰顺东安村品一杯稻田咖啡,在缙云联丰村来一场汉服“穿越”,在义乌李祖村逛共富市集、看一场婺剧……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浙江乡村热闹非凡。

  浙江乡村的今日之景,与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密不可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20年间,“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引领浙江农村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华丽转身,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讲到“千万工程”。

  乡村如何升级、往何处去?20年来,浙江万村千乡持续探索、层层破题,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与时俱进地回答好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切中群众最关心在乎的问题

  乡村重塑生产力

  同一视角、不同时间,曾经山体破损、河道污浊,如今青山旖旎绿水逶迤。

  这是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浙江乡村的故事——这样的对比,很多村都有,“千万工程”的实施,也把村庄的旧貌与新颜,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人心里。

  20年坚持一件事,“千万工程”的推进,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3年6月5日,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那时,浙江农村正遭遇“成长的烦恼”。农村乡镇企业风生水起,经济快速发展,但村庄面貌不如人意。一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有人说,“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走过几十个垃圾村,才找到一个示范村”。

  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工作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没有文化设施,青壮年纷纷出走……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深入各地农村,一路调研,一路同大家交流。他语重心长地说:“浙江农民富,创业的人多,房子造得好,但浙江农村的污水、蝇虫、垃圾也多。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 

  基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千万工程”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有体感也最关心在乎的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千万工程”带来的改变却远不止于此。200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浙江把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的重要目标。

  金华浦江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台州仙居县“化工一条江”变为“最美母亲河”……20年来,全省创建300多万户美丽庭院、2170个特色精品村、743条风景线,万千乡村连线成景、百花齐放,造就大花园的万千气象。

  2018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时获得这样的赞誉:“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生态账和发展账一起算,2019年,浙江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浙江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千万工程”是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扳”下去,其实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

  坚持问题导向,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在变,但人民至上的初心不变,这是“千万工程”最简单、最核心的“秘诀”。

  按照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久久为功,每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意见,推动“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层层递进——

  2003年至2010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

  2011年至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2021年起,“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共绘“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图景。

  “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一路走来,“千万工程”不断丰富内涵,从治到美再到富,一件件民生小事化作一个个着力点,重塑了乡村的形态,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未来。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乡村打开想象力

  实施“千万工程”,一方面是精心呵护绿水青山,一方面是想方设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不久前,丽水缙云县联丰村党总支书记楼干强在第17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概括了“千万工程”给村里带来的三重变化:“第一步变干净,第二步变漂亮,第三步有特色。”

  特色由何而来?村口的烂泥塘变成了荷花塘、沿线开发卡丁车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由负转正,连年分红;村里每季度评选美丽家庭,村民们踊跃参与,暗自较劲的过程,也是共建共享家园的过程。

  这也是“千万工程”的生命力所在。“千万工程”启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了必须着重把握的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个就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千万工程”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因地制宜。

  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海拔600米之处,丽水景宁县划出一条“幸福线”,云雾缭绕的纯净生态,孕育出“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山区小农驶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快速路”;衢州常山,政府和企业引种香柚,与传统优势产业胡柚“双剑合璧”,一款宋柚汁成了长三角餐桌上的“常客”。目前,浙江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三位,建成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82条。

  洞悉市场机遇,发展乡村新型业态,早在2005年,浙江就召开全省农家乐现场会,推动乡村旅游加速落地。乡村旅游、未来农场、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运动健康……“千万工程”打底美丽生态,让美丽经济生发无限遐想。

  注重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古韵新风让保护和发展并重。2012年,浙江全面启动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2014年制定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2018年又率先出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千村千面”有了看得懂、能对照、可操作的分类指南。

  整体谋划乡村人才振兴,浙江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乡村产业经营、乡村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人才。2021年启动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农创客超5.8万名,乡村振兴成为年轻人展现才华的舞台,创客生态,让乡村的生意和生活有了新样貌。

  村庄的未来什么样?“千万工程”牵引下,乡村发展与村民愿景同向而行。

  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村民家4米高的围墙变成1.2米的低矮院墙。村民议事拉近心与心,村口大树下、院落凉亭里或是线上议事厅,“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了众多乡村推进村庄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村富更要村村富。金秋10月,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的高粱梯田红了。高粱酒、高粱游,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找到了产业振兴之路,更通过红高粱共富联盟带动全县20多个村种植红高粱。

  家门口的风景,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浙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

  摸清群众想什么、农村缺什么

  乡村迸发吸引力

  不久前,杭州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红馆迎来第一场婚宴。美好生活中心该有什么,都基于前期对村民的需求调研。无论村子怎么变,村民始终是主角。于是,这里有了和区级图书馆打通借还功能的乡村书房,开设了全省首个村级青少年分宫。

  摸清农民想什么、农村缺什么,“千万工程”开启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城乡统筹实践。在全国,浙江是最早发布和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的省份。如今,浙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30分钟公共服务圈”等基本形成。

  “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浙江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0年来从2.28缩小到1.90,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物的美丽、人的美丽,让浙江乡村如一块磁石,迸发出愈发强劲的吸引力。

  更难得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并轨之时,浙江没有把农村变城市,而是注重保留村庄肌理、乡土味道和风貌。认领一块地、买下一朵云,一到节假日,城里人都爱往农村跑,那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在焕发新的价值。

  “一个村的营商环境很重要。正因为有‘千万工程’的‘筑巢’,我们才能‘引凤’,吸引年轻人到乡村来扎根,乡村业态不断丰富。”李祖村职业经理人金靖第一次来李祖是十年前,“要空间没空间,要资源没资源”是她的第一感觉,但持续深化的“千万工程”改变了李祖,也改变了更多浙江乡村的命运。

  规划先行,要素跟进。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浙江行政村总数由2003年的4万个缩减至2022年的1.97万个。全域规划的棋盘之上,浙江各级财政20年来整合投入“千万工程”财政资金近3000亿元,引导村集体、农户和社会资本投入超5000亿元。

  乡村靠建设,更靠经营。浙江打出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推动激活十万闲置农房,引导村庄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景区经营、物业经营等产业,建立健全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新模式新机制,乡村的“打开方式”有无限可能。

  从一省一域走向全国,“千万工程”花开四野。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广西、河北、云南等地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浙江的“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也被广东借鉴,创新推出“广东省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

  浙江省农办原副主任顾益康亲历“千万工程”启动及实施。“遵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浙江更要沉下心来,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奔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进一步深化,让‘千万工程’成为乡村高质量振兴、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主抓手,为全国提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路径。”他说。

  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迭代升级的“千万工程”聚焦“景美人和业兴共富”,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把提升乡村产业匹配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城乡发展融合度作为重点,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浙江提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按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深化“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三大方向,40个市、县(市、区)先行试点,开启重塑城乡关系、畅通城乡循环、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新探索。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千万工程”曾标注浙江“三农”发展乃至中国“三农”发展的历史贡献,也将用不止不息的探索,照亮乡村要去的地方,创造农民向往的生活,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努力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