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疲于奔波没有机会细致地了解政策,要不是今天看到墙上宣传的失业保险金申领政策,都不知道我还有机会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近日,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中心失业保险服务科接待了一位咨询申领失业保险金相关政策的失业人员。该人员曾是海拉尔铁路分局聘用的海拉尔铁路哈克道口守护员,因没有列入铁路在职人员序列,铁路道口撤销时并未办理相关手续,导致失业后未申领失业保险金。经办人员在了解情况后,为其解答疑惑,并说明现已全面取消失业保险金申领期限,帮助其补办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和失业登记,顺利申领了失业保险金。
为了提高就业、失业一揽子政策的知晓度,打通政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中心不断开拓思路、主动作为,努力做到惠企利民政策宣传无死角、稳步提升服务质效。
加强政策宣讲,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建立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微信群、稳岗返还补贴发放群等方式,与企业、服务人群取得联系,解答政策相关问题并“手把手”帮助填报申领政策补贴。
多部门联动,政策融合宣传。利用市人社局购买的运营商信息,向群众推送就业服务政策信息、通知,做到政策宣传、政策实施同步进行;与呼伦贝尔市电视台联合开展“送岗位、送政策”讲座;与呼伦贝尔火网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星火零工就业服务小程序联合,全方位宣传就业重点工作、就业政策、就业服务指南、就业政策等;将失业保险一揽子政策分类发布在呼伦贝尔新闻公众号,扩大政策知晓度。
拓宽线下宣传方式,“政策上墙”推广。通过在办公楼电梯口加装大屏幕,滚动播放就业政策和业务指南,在走廊墙面加装24块就业政策宣传板,将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技能等级鉴定、失业保险等全部就业中心服务事项公布于上,将其打造成就业服务的政策宣传墙、方便办事指南墙、办事服务的指导墙。通过政策宣传墙让群众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咨询政策、办理事项,达到多件事情“一次办”“一站办”效果。同时,帮助更多群众从线下更系统、全面了解到就业系列政策,打通服务人员了解就业、失业一揽子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中心已经将就业政策宣传融入就业服务全过程,促就业、防失业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目前,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24条,自治区及以上媒体共采纳信息41次,推送短信10378条;就业服务政策宣传墙为近千名群众提供就业服务的内容知识,为优化呼伦贝尔市营商环境做到政策明、流程清、办理快,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全环境、一站办、马上办的暖心服务。下一步,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中心将继续优化办事流程,稳步提升服务质效,结合受众人群的阅读习惯,将线上公众号、官网、多媒体平台宣传与线下政策宣讲会、政策宣传墙等方式融合使用,做到惠企利民出实招。(文 王美灵 张金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