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主题为“天工大匠·技传千年”的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展在徽州区潜口民宅如约而至。在清园内最大一栋民宅的畊礼堂内,以“家山潜口”为主题的展厅,向来往游客展示潜口民宅的“前世今生”。
在收租房内,以“徽州帮”为主题的展厅,展示了徽州传统建筑营造的材料、工艺和传承。在明园的乐善堂内,以“梁架精髓”主题,利用精准投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徽州建筑的梁架特点……潜口民宅利用10幢单体古建筑以图文展示、模型结构、多媒体三维呈现、互动参与、场景还原等手段,让冰冷的徽派古建有了温度,为游客带来“看得懂、能触摸、记得住、有感悟”的观展体验。
传统与潮流碰撞,历史与时尚融合。今年夏日,“时尚弄潮、夏约黄山”暨2024春夏流行趋势发布会在潜口民宅举行,数十位国际模特穿戴16个系列百余套服装服饰轮番走秀,在徽派古民居中尽情展现传统与时尚的浪漫风情,百年古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探索古建的活化利用,这次布展,我们从徽州建筑概述、徽州建筑施工工艺、徽州传统建筑构件解读、传统建筑典籍与民间文献、徽州传统建筑大事件、徽州经典建筑解析等角度,全面展现徽派建筑之美,诠释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内涵。”潜口民宅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单体古建筑内设展陈,在潜口民宅园区的公共区域,还设置了非遗展示、场景打造、沉浸体验等环节,旨在利用“非遗+视觉、非遗+味觉、非遗+感觉”多维度集中展现徽州特色非遗项目。
创意为媒,百花齐放。徽州区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创新内容表达和展览展示,深度阐释徽派古建的文化内涵,用今人可体验、可参与、可释读的方式“翻译”文化遗产,让徽派古建产业延伸出非遗传承、研学修学、民宿营地、摄影写生等新兴业态。
在徽州雕刻博物馆内,前来领略徽州雕刻技艺的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欣赏非遗大师的精美作品,亲手制作竹雕文创,在沉浸式游玩体验中品味古徽州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成为游玩徽州一种新潮。
徽州雕刻博物馆加工坊内,十几名工匠师傅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一块块不起眼的木头经过工匠们的巧手变成了件件典雅精美的家具。徽州雕刻博物馆馆长洪建华介绍,除了博物馆,他们还建设了徽州雕刻传习基地和加工坊,以“前馆后坊”的传承模式,从事展览展示、学术交流,古建筑木结构、古建筑模型、家具、漆器、竹木雕艺术品等生产销售,形成了以徽州雕刻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多功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年均产值达5000万元。该馆先后承接了安徽省献礼70周年庆典安徽彩车中《华夏盛世》雕刻门楼的制作和安徽省博物院“馀庆堂古戏台”模型制作,并在国家大剧院展陈半年之久。
徽派古建作为黄山市九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徽州区重要产业,该区徽派古建企业14家,从事古建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企业7家。历年来,徽州区高度重视古建产业发展,多次召开古建产业发展座谈会,倾听古建企业发展难题,收集古建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持续在延伸产业链、古建人才培养、拓宽海内外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助推古建企业加快古建工匠技艺升级,做大做强古建产业。全区古建产业蓬勃发展,徽派建筑走向全国,这些古建企业先后参与设计建设了中法合作唐模国际乡村酒店、永康市小章店章氏宗祠修缮工程、富阳区七处文物保护抢修加固修缮设计项目、滁州老街项目、太白山依云小镇“本真书院”项目等。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全区累计完成古建产业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51.9%。(文 闫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