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食为民天,耕地乃国之命脉。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棋眼,土地综合整治至关重要,更是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近日,记者从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嘉兴市于近日印发了《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我们将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基础,率先在全省开展‘一块地’集成改革,加快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塑,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治理,打造‘耕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宜居美丽、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具有嘉兴辨识度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集成,推动嘉兴在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中创出特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锐意进取,推进“一块地”集成改革
2008年,嘉兴市开始实施“两分两换”,自此拉开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政策集成创新的大幕。
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土地整治不断迭代升级,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村到单个乡镇再到现在的跨乡镇,从乡村到城区,内涵不断丰富;从过去零星、分散、单一的整治活动向综合、有序、系统的全域整治演进,对“山水田林湖草”“田水路林村居业” 进行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综合治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目前已连续五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林海说,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的不断深入,嘉兴也面临着开拓者通常遇到的瓶颈问题,如:项目谋划的前瞻性、部门的协同性、资金的筹措等,此时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思路应运而生,并在创新发展中秉持四项原则: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定格局、土地综合整治优布局”理念,以长远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谋划项目,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突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工程项目由“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人文历史等不同特点,分类推进、因地施策,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特色化发展。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锐意进取,奋勇向前,嘉兴再次在全省开创性地提出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概念,创新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
所谓“一块地”集成改革,核心内容就是突出“农”“地”“人”三个核心:
以“农”为核心。实现多田套合,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建设用地复垦等涉农项目,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保护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要求在建、新建项目覆盖率实现100%。
以“地”为核心。在以“农”为核心的基础上,实现一地多能,开展村庄整治、风貌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助推共同富裕的涉地项目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在建、新建项目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以“人”为核心。在以人为本,以“地”为核心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村集体和农民财富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在每个县(市、区)形成至少1-2个精品示范工程。
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探路先锋”
阔步征程里,如何更好地激发土地“钱”力,加强各类自然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整合转化?
“我们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土地整治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任务,统筹实施‘四大集成’,做好做优规划集成、项目集成、要素集成与成效集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
根据《方案》,可以望见,我市将逐步建立纵向传导、横向衔接的“多规合一”工作机制,融合“生态、业态、文态、形态”,整合自然资源、村庄布点、文化旅游等专项内容,推动共同富裕走深走实。同时,以“一块地”集成改革理念统筹项目区范围内建设用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农村河道整治等子项目,实现工程设备有序进场、场地损毁统一恢复,避免出现“乡村土地拉链”现象。
“我们还将建立资源集聚、要素聚合的政策集成工作机制以及整体协同、各负其责的成效汇合工作机制,依托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引导相关专项资金向区域内集合,强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形成成效共享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新场景。”上述负责人说。
从高屋建瓴的谋篇布局到脚踏实地的精彩落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土地综合整治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将从空间适配的“最优解”入手,让“产城人文景生”的和美画卷逐渐在嘉兴展开。
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基础,围绕“一块地”集成改革,严把“立项报批关、方案设计关、工程实施关、综合验收关、长效管护关”五关,打造规划目标协同一致、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政策优势集成发挥、共富场景集中体现的示范样板单元。(共享联盟·嘉兴 邓雪珂 通讯员 沈俊 戴明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