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家门口就业促增收 敲开幸福生活门
2023-12-29 16:01: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亚东责编:赵银平

  岁末年初,一大早,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以工代赈——安装红灯笼项目现场,劳务带头人刘佳乐正在领着自己的工人忙碌着,搬运、接线、安装一气呵成,他们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不一会儿,就将一串串大红灯笼悬挂在了灯杆上。

  家住华城小区的转移农民刘佳乐,是康巴什区以工代赈项目劳务队的其中一位带头人。这几天,她承接了以工代赈——安装红灯笼项目,为了按工期完成项目,她每天都早早的来到项目现场,确保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

  “我们的工人都是来自哈巴格希街道的转移农民,这次挂灯笼项目一共雇了15人,要挂270组灯笼,前两天还承接了铲雪项目,确实带动了不少人就业。”刘佳乐说道。

  “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想多挣点钱贴补家用,现在有机会参加劳务队安装灯笼,钱也挣了,离家又近,这都得感谢区委实施以工代赈的好政策”,谈起以工代赈——安装红灯笼项目,家住康盛小区的郝玉喜笑得合不拢嘴。

  为切实解决辖区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哈巴格希街道党工委坚持将“以工代赈”作为带动转移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认真摸清劳务底数,大力宣传以工代赈工作,建立统一的劳务信息库,组织召开劳务带头人座谈会,共同探讨发展新路径,快速将“宣传引导”转变为“主动谋划”实施。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统筹链接各类资源,对接有关单位助力辖区成型劳务队承揽项目。针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有资质要求的项目,由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和其他成熟公司合作的方式承揽实施,优先考虑雇佣辖区转移农民,从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转移农民就业招聘会4场,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承接“以工代赈”项目4个,开展“以工代赈”告知会暨园林技艺培训、转移农民就业指导等劳务技能培训4场次。

  以工代赈,赈的是为民的初心,是“授人以渔”的长久。哈巴格希街道在“以工代赈”工作上用心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核心作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方链接项目资源,积极培养劳务带头人,组织转移农民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开展各类实用政策和技能培训,真正实现“鱼”“渔”双授、“志””智”双扶,让转移农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幸福。(文 张懿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