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合肥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4-03-29 10:12:17来源:合肥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银平

  在“国际零废物日”来临之际,3月29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而是从城市管理角度,有效利用固体废物、降低固体废物产生、解决历史堆存固体废物,保证良性循环。

  近年来,合肥市借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优势,促进减废、降碳,探索绿色发展特色模式,深入做好“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合肥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设置50个指标、9大方面重点任务,“四大体系”77项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合肥市围绕固体废物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步推进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绿色转型。2023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全市累计建成2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2个绿色园区、3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环巢湖一级保护区内实行绿色生产,在一级保护区建设84个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023年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同比下降35%,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98%;2023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同比增长5.86%;运行3座餐厨垃圾利用设施;开工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3个,推动工程渣土对口包保消纳。

  合肥市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6个,原生生活垃圾率先实现“零填埋、全焚烧”,5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开展存量垃圾治理修复,庐江县东顾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后蝶变为“生态绿地”。

  合肥市建立巢湖蓝藻防控三级网格,构建以蓝藻深井处理装置和藻水分离站为重点,蓝藻磁捕船为配套,蓝藻围隔、推流器等为基础的应急处置设施体系。实施巢湖底泥检测和南淝河口清淤工程,探索蓝藻藻泥与农业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完善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和处置,开展河湖常态化清漂。

  在战新行业,合肥市加大固废资源循环利用,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产业的减废增效,建立废旧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和回收利用体系,推动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链配套。

  下一步,合肥将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下功夫,让“无废城市”逐渐成为生态合肥的鲜明标识和崭新名片。(合肥日报记者 张梦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