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长三角“对表”:安徽发力优结构提质效
2024-05-06 11:32:53来源:安徽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沪苏浙皖一季度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同比增速均高于去年一季度——长三角“对表”:安徽发力优结构提质效

  继浙江、上海两地率先揭晓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后,近日,江苏与安徽同一天发布经济“一季报”。

  开局关乎全局。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动力源,长三角今年开局如何?与兄弟省市相比,安徽有哪些亮点,又能“比”出什么样的发力方向?

  竞相发力,争挑“大梁”

  总量和增速,向来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首先看经济总量。2024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共计73549.46亿元,占全国GDP的24.82%,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其中,安徽与上海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双双站上1.1万亿元台阶,步伐平稳坚实。江苏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浙江紧随其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苏浙皖三省首季GDP均跻身全国前十,为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再看经济增速。6.2%、6.1%、5%和5.2%是苏浙沪皖给出的成绩,相较于2023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展现出回升向好的态势。江苏、浙江则取得了耀眼的“开门红”,在“吨位”十足的情况下,依然跑出了“加速度”。

  投资、消费、出口等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方面,江苏、浙江全面跑赢全国大盘,说明两大经济强省经济增长获得稳健的内循环支撑;安徽在投资、外贸上可圈可点,居民消费尚有发挥空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超全国,表现抢眼。

  在投资上,可以看出长三角经营主体的活力与信心正与日俱增。江苏在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项目投资增长达14.9%。而安徽,由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硕果”不断显现: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达到了4.4%,制造业民间投资更是增长了22%。

  在外贸上,上海海关数据显示,长三角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73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6%。苏浙皖三省进出口多项指标达历史同期最好。

  总体来看,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2024年长三角开局依然平稳,且积极向好。三省一市你追我赶,继续发挥着经济“挑大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梳理三省一市居民收入以及人均GDP等数据时,可以发现安徽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本质差别并非规模与速度的不同,而是发展阶段的不同。

  2024年一季度,上海服务业增速5.8%,高于GDP增速0.8个百分点。且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78%。当服务业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动能时,制造业仍是安徽的最强“引擎”。

  制造业是“压舱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省之要。

  从长三角“一季报”数据看,正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一季度,安徽第二产业实现7%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于生产总值增速2.4个百分点,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引擎。

  工业同样的支撑作用,也发生在苏浙两省。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浙江第二产业增速分别为7.5%、7.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9.5%、8.2%。

  制造业是长三角的底色和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是长三角的使命担当,也是安徽发展突围的关键路径。

  尽管与其他兄弟省市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差异,但在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型的道路上,安徽正迎头赶上,并朝着“新兴产业聚集地”的方向跨越式发展。

  目前,安徽已生产了超过全国1/11的新能源汽车、1/11的动力电池、1/8的太阳能电池、1/3的光伏逆变器、1/2的光伏玻璃。全国出口每4辆汽车中就有1辆“安徽造”。

  一方面是安徽自身对制造业的倾情投入。自2022年2月以来,安徽制造业投资增速已连续2年多保持在18%以上,2024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21.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4.1%。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更是高达23.3%。

  另一方面,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安徽制造业与长三角兄弟省市已经初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梯度发展、互为补充。从一季度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齐头并进,可见一斑。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在长三角的快速成长,正得益于长三角区域日渐完善的产业体系。

  多方因素造就了安徽制造业的提“质”向“新”。

  2024年一季度,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5.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36.5%、汽车制造业增长12.5%。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产量增长3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5%,工业机器人增长67.8%,集成电路增长83%。

  当下,安徽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建设,装备制造业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这方面的势头受到全国关注。

  在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上保持一往无前的定力,这是安徽该从长三角一季报中读出的清晰方向。

  服务业如何突围

  房地产的深度调整,直接影响了安徽服务业。一季度,安徽服务业增速4.1%,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苏浙沪1.2个、1.4个、1.7个百分点。

  有分析指出,2024年一季度,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有两条“腿”,一条是生产端的工业增加值,另一条就是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当前,安徽正处于争先进位的关键阶段,“紧一紧”就上去了,“松一松”就下来了。安徽必须实现“两条腿”走路,并且走得稳、走得好。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构建优质现代服务业体系,是安徽加速追赶苏浙沪兄弟省市的一道“必答题”。

  需求不足是服务业的直接制约因素。从一季度数据看,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江苏低2个百分点、比浙江低1.9个百分点。

  过去曾有人戏称“合肥最热门的景点是合肥南站”,从侧面反映了居民消费新场景供应不足,消费流向外地。增加新消费场景供给,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势在必行。

  此外,服务业集中了大量中小微企业,是对营商环境好坏感知最真切的群体之一。要激发服务业活力,关键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都有相对舒适“体感”。

  积极变化也正在发生。

  一些发展服务的创新之举也值得关注。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成为集聚高端法律服务资源,发展壮大法务创新产业,反哺带动新兴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对安徽这样奋力向上的省份来说,多与长三角兄弟省市“对表”,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将有效提升在区域发展竞争优势,穿越短期波动,积淀更具韧性的发展动能。(安徽日报记者 丰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