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
2024-06-27 15:21: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佘颖慧责编:李胜兰

  “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为严肃

  落日

  在海滩上

  未留一句遗言

  便与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双双偕亡

  一块木头

  被潮水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

                                                                 ——洛夫

  洛夫的一首千行长诗《漂木》,拉近了湖南衡南县与世界的距离。

  洛夫,湖南衡阳市衡南县人,国际著名诗人,曾凭长诗《漂木》于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在国际诗坛被誉为“诗魔”。

  2023年6月28日,洛夫文学艺术馆在衡南县城开馆,诗意由此在衡南流淌。

  诗歌高地

  “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

  夏至的阳光,把白天的长度拉到极致,草木尽情舒展自己的枝叶。衡南县云集镇,树荫掩映下,便是洛夫文学艺术馆。

  这是诗意栖息之地,8个展厅,具象化了洛夫的诗意人生。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1

  洛夫文学艺术馆前厅 摄影 李芳森

  “水墨微笑”书法艺术厅,展陈了洛夫书法作品60余幅;

  “雪落无声”手稿实物馆,展示了洛夫3000余页珍贵创作手稿、信函、证书等;

  “风的缘故”诗歌艺术厅,600多张照片、音像资料和实物,在声光电等现代综合展陈技术的衬托下,讲述了洛夫在诗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在不变的乡音里的赤子之心……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2(1)

  游客在欣赏洛夫的书法 摄影 李芳森

  这份诗意,也吸引众多诗人来到衡南“采风”。

  2023年12月21日,洛夫文学艺术馆获评全国首家“现代诗歌名人馆”,著名诗人舒婷、诗学家陈仲义揭牌,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雁西,诗人胡丘陵、箫风、陈群洲、倮倮参与揭牌仪式。

  “洛夫文学艺术馆布展非常现代,藏品丰富,衡南文化厚重,涌现了一大批诗人,不愧是诗歌之乡。”舒婷在参观洛夫文学艺术馆后表示,临走时,特意写了“诗乡怀友”,表达了对老朋友洛夫的深切思念。

  这片诗意栖息之地,也因此成为诗歌高地。

  文旅地标

  “窗子外面是山,是烟雨,是四月”

  迈过洛夫文学艺术馆的门头,诗意便扑面而来。镂空设计的墙面,方正的木砖填充其中,木砖上镌刻着洛夫的诗歌《漂木》。

  “《石室之死亡》和《漂木》是洛夫的代表作,石块与木砖就隐喻这两首诗。”洛夫文学艺术馆馆长罗诗斌介绍,这些布展时的“匠心独造”,处处蕴含着诗意。

  抛去视觉的寻觅,一阵清脆的风铃声送来诗意阵阵。声音因何而来,正是“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2(2)

  艺术馆成了“打卡地” 摄影 李芳森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永远青春。”在开馆后的一年里,罗诗斌看着艺术馆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这里处处都能‘出片’。”移步换景,天井侧的玻璃幕墙上,都镌刻着洛夫的名篇诗句,在旁边的座椅上随意一坐,诗意便成为照片背景。

  除了静态的展馆,不定期的讲座更值得“打卡”。为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读懂洛夫,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展馆不定期邀请舒婷等名家前来开讲座,并举办“漂木读书会”。

  相比于名家讲座,艺术馆也成为当地诗歌爱好者间交流的不二选择。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观大师风采,品诗意美学。”随着主持词在馆里响起,衡南县明德小学君雅阅读工作室,在洛夫文化艺术馆开启了“观大师风采,品诗意美学”的寻美之旅。

  观展馆陈列、听大师故事、诵洛夫诗歌,诗歌爱好者对于洛夫和诗歌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2(3)

  诗意蕴藏在展馆的各个位置 摄影 李芳森

  为不断提升洛夫文学艺术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衡南县以衡阳承办湖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为契机,扩大“洛夫文化IP”影响力,让“洛夫文化IP”“活”起来、“潮”起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衡南文旅资源“破圈出彩”。

  开馆一年来,洛夫文学艺术馆已接待海内外嘉宾10万余人次,逐渐成为衡南的文旅新地标。

   永恒故乡

    “这乡音,就是我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

  洛夫曾说,自己向来有两个“不治之症”:一是健忘,二是他怎么也忘不掉的东西——他的乡愁。

  洛夫一生经历了国家、民族与个人的重重磨难和失根的漂泊。

  罗诗斌,也曾直接感受过洛夫的这份乡愁。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2(4)

  罗诗斌在观看洛夫的诗歌手稿 摄影 李芳森

  2006年,一封从温哥华寄到衡南的信,让罗诗斌喜出望外,因为信封上的署名是洛夫。热爱诗歌的罗诗斌,彼时正同一帮文学爱好者,创办一份民间刊物。怀揣着一腔文学热忱,他们把刊物寄给了远隔重洋的洛夫。

  “衡南是我的出生地,在那里度过美好的童年,和白马般的少年。衡南是我永远的梦土,生命的原乡;尽管由天涯到海角漂泊了大半辈子,但有一根看不见的脐带,就像风筝的绳子一直紧紧地系着我,深深地缠着我。”没想到,洛夫不但回了信,还在信里给刊物重新题名为“荷风”。随信寄来的,还有他撰写的一篇刊首语。

  衡南盛产莲子,荷池处处,每逢盛夏,荷香四溢。“荷风”于洛夫而言,是记忆里故乡的意境。直到如今,“荷风”仍轻拂着洛夫的家乡。

洛夫故里 诗意衡南——记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一周年_fororder_图片2(5)

  馆里的文创产品也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摄影 李芳森

  这份乡愁,也召唤着离家的游子归家。在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当日,便有不少台湾同胞闻讯而归。

  开馆一年间,60多岁的台胞张佳武,已两次渡过海湾而来,每次过来,都会把背包装满。

  洛夫的诗歌,承载着乡愁这个胎记,连接着两岸的内心,也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纽带。

  2004年6月25日,加拿大外交部长彼塔·哈维德尔(petar havder)前往北京中国外交部拜会,并当场赠送洛夫撰书的行草新诗对联。

  罗诗斌说,开馆的一年里,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远渡重洋来到馆里参观。

  诗意衡南,让世界聆听。(文 李芳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