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垣:苗族“赶秋”,盛装鼓乐庆丰收
8月7日,立秋日,随着晨光洒向大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边城茶峒景区、双龙镇排料村同时沸腾起来。
“神秘湘西赶金秋”2024年花垣县苗族赶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两地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苗族同胞,共赴这场极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苗族赶秋”文化盛宴。
▲苗家阿姐阿妹唱起苗歌迎接八方宾客
▲拦门酒
▲邀请游客品尝“拦门酒”
上午8时38分,在边城茶峒景区“赶秋”现场,18名鼓手齐声敲击着18面“迎宾鼓”,雄壮激昂的鼓声拉开了本次苗族赶秋序幕。
阵阵鼓声中,苗族阿姐阿妹身着盛装闪亮登场,歌声缭绕,手里捧着自家酿的米酒,一边唱一边热情地为宾客递上香甜的米酒,以此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游行队伍向秋场进发
▲街头舞狮表演
欢乐的苗歌唱起来,优美的舞蹈跳起来。
在六对醒狮的引领下,数百余人组成的巡游队伍,行走在充满古老气息的街巷,从边城中心小学路口向花垣县第三中学秋场进发。
十里八乡盛装出行的苗家儿女,紧跟其后,一路载歌载舞,喜气洋洋,“迎秋”的热闹气氛弥漫在边城茶峒的大街小巷。
▲秋场里,苗家阿哥阿妹敲起欢快的迎宾鼓
▲鼓槌飞舞彩绸飘飞
▲舞龙舞狮表演
“祭秋”现场,巴代雄队伍敲着大锣、吹着长号、举着苗幡、簇拥着五谷神、摇着蚩尤铃,浩浩荡荡地走上祭坛,祭祀“秋神”。
随后,身穿苗服盛装、 头戴银饰、手打着青布伞的苗族姑娘们,踏着优容婉转的舞步来到青山绿水中“接龙”,传递着苗族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冲拳、推掌……在苗族武术表演中,场上多种阵型和队伍的变换,配合高难度动作点缀,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舞台感染力,展现出苗族武术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形神气势。
在锣鼓声的助力下,舞蹈队伍成双成对,手牵着手依次行进,苗族阿姐阿妹欢跳“都乐舞”,场面十分壮观。
▲秋场人山人海
▲全场跳起欢快的“团圆舞”
熙熙攘攘的秋场上,处处欢声笑语。
紧接着,踩铧口、“胸肌吊水”、喷火表演、“神仙合竹”等苗族绝技表演,把苗族风情和浓浓的文化底蕴演绎得淋漓尽致,为游客们献上一场热闹非凡的民俗“饕餮盛宴”。
▲“翠翠”牵着大黄狗亮相秋场
▲苗族武术表演
▲苗家汉子表演喷火
▲苗家阿姐阿妹唱起苗歌
此时,在秋场的各个角落,观众围成一圈又一圈,尽情地观看着各种异彩纷呈的表演,时常发出一阵阵惊叹。“今天一大早从凤凰赶过来,看苗族的‘赶秋’。现场节目非常精彩,下次‘赶秋’还要继续来。”凤凰县游客吴玲说。
在农产品及非遗展示展销区,苗族服饰、银饰、蜡染、苗医药、特色农产品和非遗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纷纷驻足在一排排特色展台前,挑选着自己心仪的产品,把“花垣特色”带回家。
南京游客陈春梅说:“我是从南京过来的,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我以后也会推荐朋友来看苗族‘赶秋’。”
当天,“翠翠巡游”、水上娱乐表演、低空飞行表演、电影《边城》《嫁衣》展映等系列活动也在边城茶峒热闹上演,游客们在感受民俗、人文的同时,切身体会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魅力。
▲苗族武术表演队伍走向秋场
▲巴代队伍走过街头
▲表演队伍走进秋场
▲“东道主”排料村队伍进入秋场
主会场边城茶峒景区热闹非凡,与此同时,分会场双龙镇排料村也同样精彩。
一大早,十里八乡的苗家儿女穿着华丽鲜艳的苗族服装,邀友结伴,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盛大场面。
▲秋场里热闹非凡
▲赶秋队伍秋场集结
▲舞龙表演
▲祭祀环节
今年排料村苗族赶秋活动分为“迎秋”“祭秋”“闹秋”三个环节。
随着铿锵有力的苗族迎宾鼓响起,苗族武术、巴代祭祀、司刀绺巾舞、苗歌、接龙舞、苗族武术、舞龙舞狮等多项苗族传统文化节目轮番上演,将“赶秋”推向了高潮,丰收喜悦的更传遍了每个角落。
▲苗鼓表演
▲篮球比赛
▲苗族绝技“上刀梯”表演
“秋场”的另一边,苗族服饰、银饰、苗医药、特色农产品和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在场的观众们不仅可赴一场“赶秋”,还可赶一次“农集”,现场体验非遗文化、品特色美食。而在排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操场,十几支来自各乡镇的篮球代表队头顶烈日,开展激烈角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绽放民族团结之花。8月7日,繁华热闹的赶秋盛会再度上演,各族群众共享花垣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赶秋”的独特文化魅力,共同欢庆丰收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