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南报道(记者 曹菲):大湖之南,洞庭西畔,智能制造乘风向远洋;
桃花源里,沅水之上,乐声悠扬传至大洋彼岸。
从全球最大的塔机到畅销全球的吉他,湖南常德,正用科技赋能制造业,以创新激荡未来。
11月18日,“常德是个好地方”——全国网络媒体“湖南e周”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德高新区,看科技潮涌,观创新风起,感受澎湃的高新力量如何奏响时代最强音。
中联建起:推动工程机械绿色发展
平均18分钟产出一台塔机,25分钟产出一台升降机……在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建起)塔机智能工厂里,媒体团们在这里找到“中国速度”的密码。
媒体团正在走访中联建起生产车间 摄影 李健
生产车间内,流水线作业的机械臂运转不停,机器人“工友”正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各个点位,精准地抓取、搬运、组装零部件。“工厂目前投入传感器两万多个、工业机器人两百多台、无人搬运小车RGV、AGV40余台、数控加工中心16台套。”中联建起党委委员王之璧一语道破高质量发展秘诀。
“吊高400米,吊柱高度可达730吨,相当于一次性可吊500辆小轿车。”说起自家产品,王之璧语气中满是骄傲。今年10月份,全球最大的塔式起重机便在此诞生。
据悉,该工厂集智能产线、智能物流、智能检测、智能管控、智能决策于一体,具有流线化、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特点,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塔机智能工厂,目前年产塔机约20000台、升降机约10000台,年产值超100亿元,产品远销美国、阿联酋、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塔机智能工厂内,机器设备正在工作 摄影 曹菲
在塔机智能工厂500米开外的智能工厂,水稻机械也被装上了“智慧大脑”。
水稻机装备车间外,水稻收获机和高速插秧机正在安全区域来回穿梭演示,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农业生产的认知。
“我们的水稻机每秒可以收割7公斤,可实现北方旱田、南方水田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等多种产品类型。”中联建起质量工艺部副经理刘源介绍,目前,该产品主要销往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家和地区。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个个应用场景跃动着“数字”力量,新质生产力正加速释放。
今年,中联建起转型重点布局投入农机板块,水稻机械作为其核心板块之一,综合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215亩的农机智能工厂,预计明年3月投产。工厂建成后,每20分钟可下线一台水稻机,15分钟下线一台插秧机,规划产值每年达40亿元。
南华乐器:“中国造”拨动世界心弦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在湖南南华乐器有限公司里(简称南华乐器),一阵歌声悠然入耳,吉他手肆意挥洒才情,如同“Live House”般的场景引人驻足。表演者的身后,电吉他、木吉他、贝斯、尤克里里整齐地排列着。
媒体团正在参观南华乐器电吉他生产环节 摄影 李健
南华乐器董事长邹建全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吃上“乐器”这碗饭。
山里长大的“70后”山娃子邹建全没摸过吉他,别说吉他。除了二胡和唢呐,生活里就没再接触过别的乐器。
20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火遍全国,黄家驹弹着吉他在舞台上演唱的风采,也深深烙印在邹建全的心中。
1992年,邹建全经亲戚介绍,独自踏上了前往广东的火车,来到惠州一家吉他工厂打工。从没接触过吉他的邹建全,却在“造吉他”上,逐渐展露天赋。他心思细腻,喜欢和手里的吉他“较真”,做出来的吉他总是比别人又快又好,不多时,便干到了管理岗。
喷漆、打磨、调音……十几年来,邹建全把吉他生产的工序,一一学成在身。邹建全也由此萌生了单干的想法。“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
租厂房、搞设备,20余个“股东”兼工人,2005年,“泰源乐器”诞生。经过数年发展,这家小小的吉他厂振翅单飞,摇身一变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吉他、尤克里里生产基地。“中国造”的西洋乐器,从这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外奔波数载,邹建全的心始终牵挂着家乡。在企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时,邹建全决定:将企业的根,扎回常德。“让我的企业,成为家乡的企业,让我的努力,也为家乡添光加彩。”
工作人员正在给电吉他调音 摄影 李健
2020年9月,“泰源乐器”更名为“南华乐器”,正式入驻常德高新区。“从搬迁到入住,只用了2个月左右,家乡的效率远超乎我想象!”更令邹建全感到惊喜的是,厂房建成不到2个月,便接到了来自德国的1028支吉他的出口订单。
电吉他生产车间内,一只只“机械手”正在精心操作着各种精密设备,定位、喷漆、抛光、装配……一台台自动化设备引得随行媒体团们大为感叹。
“目前,我们正计划建设一个全自动化厂房,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年产35万支吉他和相关配套产品生产线。”邹建全说。今年来,该公司已出口电吉他12.5万支,木吉他4.8万支,总产值1100万美金。
展厅内,正播放着Beyond的《光辉岁月》:“只要肯期待/希望不会幻灭/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