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上,眼前一片青山如黛,“天然氧吧”清新怡人;
莽山下,植根历史文化底蕴,文旅特色场景不断解锁。
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穿梭在湖南郴州宜章的苍翠莽山中。
莽山 摄影 李媛
随着郴州不断加速全面升级设施水平、优化服务品质,推动文化脉动与莽山景观交融共生,“大莽山”区域文旅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硬件“强支撑”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八点,莽山的缆车索道前已排起长队。“还有不少游客会选择提前一晚在山上露营,等着看日出。”导游介绍。
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壮丽的云海尽收眼底,驻足在此“打卡”的身影里不少是老人、小孩以及肢残人士。答案就印在一侧的海报上——“莽山,一座不用爬的山。”
游客通过莽山索道上山 摄影 李媛
全国单线最长约3.7公里的高山索道;12台自动扶梯;140米高的大天台电梯,48秒可上升50层楼高……2020年起,莽山围绕无障碍旅游通道持续发力,让“天堑”变“通途”,莽山五指峰景区因此被评为“全国首家无障碍山岳型旅游景区”。
据统计,五年来景区累计接待65岁以上老年人50万人次,残障人士3.2万人次,其中重度肢残人士6000余人次。
当山上的“路”得以畅通,如何进一步加速打通世界各地游客走进莽山的路径是一道接踵而来的关键命题。
近年来,郴州把“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排在四大定位之首,大力实施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服务提升“三大行动”。同时以市场化方式设置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首尔五大市场拓展办公室。
老人乘轮椅在步道上赏景 摄影 李媛
乘着承办2025年郴州市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宜章县推动莽山五指峰景区提质、可岩可田民宿扩建、莽山森林温泉酒店品质升级……在景区品质上力求新形象,在文旅融合上力求新突破。目前,朝着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发,莽山已获评首批世界旅游名山、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凭借着愈发完善的景区配套服务,宜章县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79.9万人次,同比增长9.39%,境外游客近10万人次。其中,莽山狂揽韩国游客2.58万人次、同比激增320%。
文化“深融合” 构建特色文旅场景
莽山脚下,未进莽左茶舍,瑶鼓“咚咚”响起,一股浓郁的茶香随之飘来。
唐艳军正在制作油茶 摄影 李媛
循着香气进入茶舍内,负责人唐艳军身着瑶族服饰,正用莽山的山茶、姜、葱配以炒米、花生、玉米等制作瑶乡火塘打油茶。“莽山特‘氧’人,油茶很亲人,一碗油茶敬客人。”唐艳军将油茶盛至碗中,递给火塘边的游客。“打油茶是瑶族人民与大山和谐共生长期相处过程中摸索形成的独特智慧饮食习俗。”
游客端上一碗油茶,配上莽山粽糍,一路在茶舍内观赏色彩斑斓的织锦等颇具瑶族风情的手工艺品。“莽山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是瑶族中‘过山瑶’的一支,这些是‘过山瑶’的特色民俗。”唐艳军满是自豪。“客人来到这里,不仅能体验地道民俗,我还会给他们介绍更多背后的文化故事。”
2012年,唐艳军作为一家温泉酒店的产品策划来到宜章,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了不少当地一手的文化资料。“好山好水和颇具特色的人文都让我觉得‘我出不了莽山’。”怀揣着对这片山水与瑶族文化的深情,唐艳军决定扎根宜章,2016年开始致力于发扬瑶族“火塘”文化,打造“瑶族会客厅”。
茶舍内颇具瑶族风情 摄影 李媛
会客、做手工、做饭和休闲……过去,火塘是瑶家和山区少数民族基本每家每户必备的重要生活场所。
如今,莽左茶舍作为莽山地区颇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之一,其火塘就此成了当地文化的对外“文化会客厅”,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全球各地的游客循着独特的“文化味”慕名而来,沉浸式体验鲜活流淌的瑶乡风情。
近年来,郴州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将更多文化IP 注入郴州“山水画卷”。借着旅发大会召开的契机,郴州持续深挖莽山瑶族民俗等文化“富矿”,围绕“八大核心要素”打造差异化文旅项目,让文化底蕴深度融入每一处文旅体验,让游客在体验中读懂郴州、爱上郴州。2024年,郴州全市接待游客7653万人次,文化和旅游总收入突破1100亿元,均居湖南第二。
炊烟袅袅处,一方茶舍,煨热了莽山的人间烟火,也照亮了文旅发展的独特路径。(文 李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