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李媛 夏锦冰 苏思琪 陈泓西 片头制作:田佩
一边是棕褐色的非洲鼓模型,一边是天青色的中国茶具,湘潭大学研究员卡斯的书架上,相距万里的文化,在他的中国故事里找到了共同的归宿。
卡斯介绍非洲鼓模型 摄影 陈泓西
清晨,见到卡斯时,他正将整理好的学术成果打印出来,准备汇报研究进度。“我最近刚发的论文和能源有关。中国提出,2060年要达到碳中和。我想告诉大家,非洲国家能从中学点什么。”卡斯将汇报文件翻开,纸上列满了历年来的研究成果。从标题上看,“中非”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越洋逐梦新一程
“我来中国就好像是注定的。”卡斯将思绪牵回命运指针转动的时刻。
2007年,在布隆迪的村庄里,22岁的卡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凭借在布隆迪高考的优异成绩,他获得了来中国留学的奖学金。
“当时,父母不太支持我来中国留学,因为当时我们那边用的语言要么就是法语,要么就是英语,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是截然不同的。”和父母一样,卡斯最初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后来,我在布隆迪认识了之前去过中国留学的学生,他们说,中国其实很好的,鼓励我有这个机会,可以去看看。”
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打破了信息传递不流畅带来的“偏见”——逐渐在当地注册落地的中国企业,让卡斯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于是,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憧憬,他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求学之路。
卡斯与同事探究非洲法 摄影 陈泓西
“本科的第一年、第二年很痛苦,当时上高级宏观经济学之类的课程,都很难懂。”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名词和逻辑,让仅仅学习了一年中文的卡斯犯了难。“大部分留学生都放弃了,但是我坚持下来了。”让卡斯不愿放弃的原因,是身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会和我一起熬夜,在上课之后辅导我学习当天的课。”在和中国朋友的相处过程中,卡斯逐渐掌握了更多的中文词汇和表达方式,语言障碍也在逐渐消失。
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卡斯的第一站,选择回到布隆迪,在布隆迪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担任秘书。“我出生在布隆迪,在中国留过学,了解两国文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充分利用留学所得的机会。”
在孔子学院,卡斯成了“宣传委员”。“孔子学院成立后,打开了布隆迪学生了解中国的新一扇大门,不少学生对学中文很好奇,会向我问,你在中国留学回来有什么感触?我们有没有必要在孔子学院学中文呢?”面对学生的疑惑,卡斯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学好中文,中国这片土地,远比你想象中更加丰富多彩。”
在中国留学6年后回到布隆迪,卡斯发现,此时,中国的元素已经在非洲遍地开花。
“本科和硕士,我学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经济学知识,但是我回去的时候,真正看到不少中国的企业在非洲办厂,特别是在布隆迪,我才知道我学的知识,到底是什么概念。”
“湘”遇中非连万里
孔子学院数月的工作经历,让卡斯对中非经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意识到,仅凭已有的学习,远远不足以全面理解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我需要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以期为中非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见解和建议。”2015年,卡斯的读博申请获得通过,在厦门大学国际关系领域深造。博士毕业后在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卡斯与湖南的缘分,也在此时悄然萌生。
从千年前的长沙窑瓷器远航,到如今的杂交水稻、“湘字号”产品等扎根非洲大陆,湖南与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近3年来,湖南对非贸易保持年均增长23.1%的快速发展势头。
卡斯与湘潭大学学生 摄影 陈泓西
“我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不少湖南的中非关系专家,其中就有湘潭大学中国-非洲经贸法律研究院的老师。”以此为机遇,卡斯对湖南、对湘潭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湘非经贸合作硕果累累,而中国第一部非洲法学术专著和中国第一本非洲法学术期刊都在湘潭大学诞生,我相信我的研究在这里能有新的发展。”
2024年,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卡斯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湘潭大学法学院的一名研究员。
随着中非合作交流的步伐加速,中国故事,在非洲早已不再是难以探寻的“秘密”。“现在,当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需要学中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湘潭大学,卡斯继续深入研究中非经贸关系,利用自己在布隆迪和中国的工作生活经验,为学术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向世界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故事。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现在很多中资企业或者中国人去往非洲的也比较多,交流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卡斯看来,学术为实际发展服务。“比如说中资企业去非洲,遇到和法律相关的问题怎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做学术的去写想法,引导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
卡斯的学术成果 摄影 陈泓西
此外,为推动湘潭大学与非洲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卡斯常往返于中非两地,致力于为中非学术交流搭建桥梁。如今,卡斯的书架上将增添更多中非元素:他写的关于中非经贸的又一研究成果即将出版。“我期待我的声音,有更大的影响力。”(文 李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