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多举措开展民族古籍保护整理工作
记者近日从甘肃省民委获悉,2024年以来,甘肃省民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着力提高保护整理和宣传阐释工作水平,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甘肃省民委把抢救保护作为推进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筹措资金支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寺藏经阁古籍文献保护整理和数字化等工作,目前已完成拉卜楞寺藏经阁存藏设施改善及古籍整理保护项目一期工程,古籍存藏环境得以全面改善。实施舟曲县、天祝县古籍整理保护项目,完成《舟曲民间藏文古历书图谱文字的整理和解读》书稿,启动编纂整理《华锐地名文化探源》《诗歌范文未竟》等古籍。
同时,安排资金出版《保安语图解词典》等3部民族文字古籍丛书,不断丰富“甘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丛书”和“甘肃少数民族古籍丛书”书库。
在研究阐释方面,省民委以省内白龙江流域古籍文献为依托,组织召开了“白龙江流域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全国近30所高校、科研机构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撰写论文100余篇。联合省图书馆共同承办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的第二期全国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培训班。
此外,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省民委选派工作人员先后到广西、新疆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组织省内高校有关专家和古籍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与青海省藏医院、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四川省阿坝州编译局等单位就做好古籍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敦煌莫高窟等省内重点古籍存藏单位,考察古籍保护整理、宣传阐释、数字化等情况,交流两地经验,拓展工作思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