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赴宣城探访宣纸文化 助力非遗传承
2025-01-27 17:28: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1月24日至25日,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纸墨华章”社会实践团队在带队老师常春梅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宣城市,开展了一场旨在深入了解宣纸文化、感受非遗独特魅力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赴宣城探访宣纸文化 助力非遗传承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纸墨华章”社会实践团队赴宣城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月24日上午,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宣城博物馆。博物馆内,《千年古郡,人文宣城》基本陈列以宣城历史发展为脉络,通过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全面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宣城的历史变迁。西晋青釉人物鸟兽堆塑罐、宋抄手歙砚等珍贵文物,让团队成员们对宣城的文化底蕴有了直观的认识。此外,专题展览《文房撷珍》更是集中展示了宣纸、宣笔、宣砚、徽墨的历史及制作技艺,展现了宣城作为“文房四宝之城”的独特风采。

  1月25日,实践团队走进了中国宣纸文化园,深入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在宣纸博物馆,团队成员们通过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系统梳理了宣纸自唐代以来的发展脉络,真切体会到宣纸作为“纸寿千年”文化载体的独特价值。馆内书法、绘画展区陈列的艺术作品,也让成员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赴宣城探访宣纸文化 助力非遗传承

团队成员们正在观看宣纸制作视频

  “三丈三”巨型宣纸制作车间是此次探访的一大亮点。这张长11米、宽3.3米的巨型宣纸,制作时需44人协同工作。团队成员们通过视频观看了宣纸制作场景,44位工匠动作如行云流水,步调一致,手中的竹帘在纸浆池中起起落落,犹如一场盛大的艺术表演。另外,团队还有幸采访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毛胜利师傅。毛师傅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宣纸制作的经验与心得,讲述了“三丈三”巨宣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执着坚守和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成员。

  在宣纸技艺体验园,团队成员们在制纸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从原料搅拌、捞纸到晒纸等宣纸制作的关键步骤。通过与师傅们的深入交流,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宣纸制作过程的艰辛与精细,同时也被师傅们对非遗的热爱和传承精神所感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宣纸文化和制作工艺,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未来,他们计划利用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更好地记录、展示和传播宣纸等非遗,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赋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文/图 周子彤 魏雨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