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文旅新年“开门红” 游客接待量和旅游花费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6.1%和6.5%
2月5日,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春节假日(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花费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6.1%和6.5%,实现乙巳年文旅市场“开门红”。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旅游过年、过文化年成为各地新年俗。全省文旅系统深挖春节文化内涵,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聚焦“文旅惠民促消费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精心推出非遗贺新春、乐享冰雪季、景区过大年等1000余场多姿多彩“文旅大餐”,八方游客汇聚江淮大地,体验喜庆祥和的年俗年味,感受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文旅消费热气腾腾,助推“年经济”活力满满。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357.5万人次,旅游花费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0.1%。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三河古镇分别接待游客20.6万人次、47.2万人次、20.8万人次、35.9万人次、36.6万人次。
文润新春年味浓。非遗游“燃”,全省推出300多个游、购、娱“非遗大礼包”,营造情绪场、拉满氛围感,众多游客追着非遗过大年。鱼灯巡游从徽州古城到渔梁古镇,从棠樾牌坊群到汪满田村、瞻淇村,歙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4%。寿县寿州锣鼓、肥东洋蛇灯、芜湖板龙灯热闹非凡,皖北羊肉汤等美食颇受青睐,黄梅迎春唱大戏,游客在喜庆欢乐的年俗里体验久违年味。文博游“火”,全省推出130多个展览、370余项社教活动,走进文博场馆过大年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项。安徽博物院累计接待游客6.3万人次,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师生,慕名前来体验中国春节传统习俗。安徽省美术馆推出大师展、主题展等,1.8万名游客共赏艺术盛宴。乡村游“热”,游客在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西递、小岗村,感受“最中国”“最世界”的乡村年,两村分别接待4.7万人次、4.2万人次。重点监测的100家精品民宿接待游客3.1万人次,营业收入64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3%、7.5%。
产品上新欢乐多。各地新场景受欢迎,具有国潮风、文化味、科技范的消费场景,焕新游玩体验,扩大假日消费。阜阳双清湾水街千架无人机表演、水幕秀、华裳游园会等,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元宇宙乐园、九华山瞬息元宇宙项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万元、8.2万元。新业态聚人气,冰雪、温泉、红色、演艺等旅游产品成为出游新亮点。亳州华佗百草园滑雪场、六安金寨莲花滑雪场等掀起“冰雪热”,分别接待游客1.4万人次、4.7万人次,同比增长142.4%、200%。霍山陡沙河、庐江汤池等热门温泉分别吸引游客1.6万人次、6.3万人次,同比增长15.8%、26%。全省重点监测的5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35.1万人次,同比增长5.5%。新群体活力足,23岁至45岁年轻游客占比达54.5%,成为春节出游主力军。老中幼三代同游、亲子游等家庭客群显著提升,占比超九成。游客平均出游距离188.6公里,省外游客占比达28.6%,同比增长1.8%。
真挚服务迎宾客。各地采取财政补贴、企业让利等措施,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余万元,让广大游客乐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红利。全省80余家4A及以上景区推出门票“免减优”措施,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合伙人”叠加优惠举措,“真金白银”点燃游客消费热情。全省50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行动,池州开展“学子归乡‘池妈’相迎”花式接站,向广大学子和游客赠送景区门票千余张;黄山市180家企事业单位向游客免费开放停车位。春节假日期间,全省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记者 张理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