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春新气象,新年启新程。2025年春节前后,国际在线湖南频道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奔赴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等基层一线,以基层群众的小故事、小欣喜、小期盼,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经济发展成果。微观笔触,亦能定格时代浪潮奔涌。
国际在线湖南频道报道(记者 曹菲):春节假期结束,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的南科院子里,依然访者众多,年味不减。
对联摊前,大排长龙,老式爆米花机“嘭”的一声响,引得众多小孩欢呼;院子外,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彩旗飘扬,喜迎八方来客。这里的年味,从小年便开始发酵。
南科院子,自媒体博主“乡村守艺人”彭南科的创作和直播基地。去年9月,彭南科将工作室迁至于此,成为该地的一位“新村民”。
回乡创业
守护乡愁滋味
柴灶里松木噼啪爆响,铁锅沿泛着青烟的当口,彭南科抄起三指宽的腊肉往砧板上一墩,向直播间观众介绍:“此刻,我们正在筹备长龙宴的佳肴,现在炒的是湘西的特色腊肉……”
腊肉片飞入滚油时嗞啦作响,一阵白色的烟雾腾起,腊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熟悉的味道钻入鼻尖,也勾起了彭南科的回忆。
彭南科正在直播 摄影 曹菲
“70”后彭南科,有一颗爱折腾的心。当过教师、做过记者,在长沙等地辗转近20年。39岁时,他毅然辞去工作,返回家乡湘西古丈县创业。
为什么放弃安稳之道选择重新创业?回忆来时的路,彭南科思索了一番,“怕后悔了。怕安逸的生活过久了,到时候会有很多遗憾”。
对湖南人来说,无辣不欢,湘西人更是无腊不欢。用传统手法熏制出来的湘西腊肉,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湘西人过年有腌腊肉的习俗,年关临近,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腊肉。在彭南科印象里,腊肉在湘西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乡愁的寄托。“许多湘西人在外工作时会带上自家制作的腊肉,以解乡愁。”
返乡创业的彭南科 受访者供图
吃过家乡的本味,便也想让家乡之外的人们也品尝到这份腊肉。2016年,彭南科创立湖南鑫科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腊肉打造成知名品牌。
和藏匿于深山之中的村落一样,受制于交通不便,他们的农产品也藏于大山中。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腊肉,彭南科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个抖音号,拍摄短视频分享山野生活。
“当时拍视频也没什么想法,就想让湘西腊肉更有名气。”9年时间里,彭南科如愿将湘西腊肉打造成知名品牌,年销售额过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并带动5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湘西腊肉,也由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传统技艺
焕发时代光彩
2022年6月,一条6分3秒制作蓑衣的视频点赞量超百万,彭南科火了。这也让他意识到,最传统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蓑衣视频“火出圈”后,彭南科也在还原古法技艺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不得也不能丢。”
彭南科在拍摄短视频 摄影 曹菲
南科院子里,还原古法技艺的工具随处可见:烧窑里,炉火微光跳跃,在寒风里带去温暖;阁楼上,一台打禾机静静待命;风箱、石磨、竹编的簸箕等散落在院子各处,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南厢房檐下,火塘里的柴火正腾着橙红的火舌,将围坐着谈笑风生的七八张面孔映得红彤彤。老木梁上挂着一排排腊肉,焦褐的表皮上,偶尔有一、两滴油珠砸进火堆,溅起细碎的金星,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他的巧手之下,竹子造纸、荔枝酿酒、藕丝印泥等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传统手工艺巧妙融合,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镜头里,青山绿水、农家院落,伴随着溪水潺潺、鸟鸣阵阵,彭南科身着藏蓝粗布麻衣,正磨豆腐、写对联、贴年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令不少网友充满向往。截至目前,彭南科全网粉丝约1100万,总播放量超30亿。
南科院子航拍图 受访者供图
即使声名远扬,乡村的味道和乡人的幸福,始终是他心中永久的牵盼。“火了也不能丢了乡土味道,咱是农村人,做的就是农民的事。”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借助网络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农人”选择返回家乡,举起手机,一边让原本沾满泥土的“土货”变成了走进千家万户的“新礼”,一边展现着乡土中国的大美风光。
“被看见就是最好的传承。”彭南科说。
以技传心
非遗走向未来
“新的一年,希望在做好传统文化传播和创作的基础之上,能够帮助更多农民卖出更多的农产品。”这是彭南科的新年愿望。去年9月份,他将拍摄基地从湘西迁至长沙,也把创业之路延展至此。
彭南科介绍,南科院子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数智化非遗共富平台、多个非遗手工艺的全产业链条。未来,他将依托南科院子打造非遗直播基地,通过百坊、百匠、百艺、百村“四百”工程,从非遗活化、视频创作、内容传播、设计研发、直播带货,到培训孵化,赋能手艺人,推动文旅、农业等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花鼓戏节目表演 摄影 曹菲
“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将非遗从‘土资源’变成‘云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也希望在我的影响下,更多年轻人能加入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中来。”在彭南科看来,非遗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谈及为何选择长沙作为新的起点,彭南科坦言:“这里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非遗的创新传播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中午12点,随着一阵紧密的锣鼓声响起,演员们相继登台亮相,花鼓戏的表演正式开始。台下,不少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或直播解说,或视频录像,将古老的戏曲揉进5G信号中,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长龙宴上,众宾客把酒言欢 受访者供图
当天下午3时,长龙宴准时开席,百张桌子依次相衔接,宛若长龙,宾客依次入座,头顶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着温暖的光晕。随后,舞龙队员们随着鼓点节奏,围着长龙宴转圈,引来阵阵欢呼。一旁,彭南科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着镜头介绍现场热闹场面。
“干杯!祝大家新年快乐!”宴席上,众人们且歌且饮,把酒言欢,欢笑声与祝福声交织在一起。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