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2025-02-08 16:59:2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近日,一场以科创人才和产业明星为主角的2025蚌埠市科技创新晚会,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科技迎春”的视听盛宴。

  “春晚”变“科晚”,让愈发浓郁的年味增添了几分科技感。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2025蚌埠市科技创新晚会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2月6日,节后上班第二天,蚌埠市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回“工作状态”,召开全市加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样,科创人才和产业明星站上了C位。

  珠城春早,只争朝夕。

  当天,蚌埠“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旨在按下“快进键”、冲在“起跑线”、赢得“开门红”,持续巩固提升经济向优向上向好态势。

  “科创”成为这场大会“置顶”的关键词。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蚌埠召开“新春第一会”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蚌埠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214所、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由此可见,在安徽省科技创新版图中,蚌埠市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下,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于变局中开新局,蚌埠聚焦科技创新,旨在不断增强发展的“硬实力”。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蚌埠市武耀玻璃生产车间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在大会上表示,要加快形成“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个核心技术支撑”的具有蚌埠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作为安徽省的科技资源大市,科技创新是蚌埠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近年来,蚌埠持续将“推创新”作为工作主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了六大新兴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

  2024年,蚌埠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创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对于蚌埠来说,既是重要节点,也是新的起点。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建成效果图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蚌埠振兴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在黄晓武看来,科技创新恰恰就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还要大力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如今,蚌埠市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推动中国玻璃在国际舞台上从“跟跑”“并跑”走向了“领跑”;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加快打造中国传感谷,集聚了一批相互配套的行业领军企业……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蚌埠市“靓淮河”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黄晓武表示,产业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主有辅,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上,要“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上,要“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上,要“小树变大树”。

  不言而喻,这既是量上的追求,也是质上的要求;从深层次上讲,只有在质上实现突破,才能更好实现量的增长。

安徽蚌埠:这场“蛇年第一会”“科技感”拉满

蚌埠市民广场 供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大会吹响了蚌埠进阶的号角:加快科技创新、加力“双招双引”、加速项目建设,打好“主动仗”、跑好“第一棒”,以一季度“开门红”奋力实现季季旺、全年胜。

  在科创驱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蚌埠,正阔步前行,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更加坚定。(文 汪瑞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