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19时,在张家界市贺龙体育馆,张家界阳戏精彩开演。台上演员动作刚柔并济,声音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台下人头攒动,时而欢笑,时而鼓掌。
“正月初十开演以来,几乎场场爆满。”张家界阳戏传习所所长欧辉平说,现在传习所每年演出都在200场以上,每逢节假日都是传习所最忙的时候。
张家界阳戏是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被誉为“三湘一绝,五溪奇葩”。2011年,由永定区申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前,我们节目演出,观众席上清一色中老年人,这两年,台下游客和年轻人明显多了。”欧辉平说,文旅流量与戏剧声量正在实现“双向奔赴”。
“00后”宋佳爱是张家界阳戏传习所的一名阳戏演员,入职以来演出已超过100场。去年,在第八届湖南艺术节上,作为阳戏《状元焚冠》男主角,他获得了“田汉表演奖”。“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一招一式都是练出来的。”在宋佳爱看来,台上演员既是艺术的展现者,也是价值观的传递者。
这个春节,宋佳爱不仅在舞台上奔忙,还活跃在网络平台上,用直播和短视频传播张家界阳戏。他的直播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一次直播一个多小时,一场直播最高峰时有1000多名观众同时在线。
随着张家界阳戏越来越受关注,传承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让阳戏的发展更上一层楼。“阳戏要发展,与时俱进很重要。”欧辉平告诉记者,要让大众接受,关键要让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一方面注重年轻人才培养,让阳戏表演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创作出紧贴时代的新剧目,让阳戏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永定区专门设立阳戏传习所,培养新一代阳戏演员,在张家界旅游学校开设阳戏艺术中专班,培植更多“苗子”。并推出了阳戏进景区、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张家界阳戏的兴趣班。如今,张家界阳戏传习所已有30多名年轻人。
在手把手教学时,欧辉平会告诉这些年轻演员,传承是第一课,要从“唱念做打”“四功五法”等基本功开始,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阳戏演员。
“90后”的石雪芳已是新生代里的“老演员”,主演过多部阳戏经典剧目,例如《姊妹易嫁》中的张素梅,《状元焚冠》中的公主,年均演出200多场。尽管每天都很忙碌,但是一站上舞台,她就立刻有了一种激情和信念,“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采访中,几名演员不约而同表示,“年轻观众多了”“外国游客来了”是这两年的新趋势。一方面,张家界阳戏进校园、进景区和非遗保护宣传等活动让更多人走近阳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张家界境外游的火爆,吸引更多境外游客了解张家界阳戏、土家茅古斯、大庸武术等非遗。
“我们在传承创新阳戏,阳戏也在不断地塑造我们。”欧辉平说,在这方小小戏台上,青年一代与传统戏剧相互碰撞、相互成就。(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通讯员 鲁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