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江镇水波堂村的传统花灯巡游活动 供图 衡阳县委宣传部
2月10日,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水波堂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场延续350余年的传统花灯巡游活动如期举行,身着各色戏服的花灯队伍走村串户,将祝福送到乡邻家中,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上午9时许,水波堂祖祠内已是一片繁忙。村中老幼齐上阵,村里的长辈们为演员勾画脸谱,油彩笔触间尽显传统技艺的细腻。
演员勾画脸谱 供图 衡阳县委宣传部
水波堂花灯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历经百年传承,如今的花灯表演融合了戏曲、舞蹈与民俗,角色扮相严格遵循《杨家将》《白蛇传》《三国演义》等经典戏本,以“出灯”仪式为核心,串联起祈福、巡游、贺屋等环节。2022年,水波堂花灯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名片。
渣江镇水波村村民凌受喜每年都是花灯活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据他说,这是老辈人的传承:“我们村的花灯活动从清朝开始搞的,就这样传下来了,从来没间断过。通过花灯祈福,希望我们村庄越来越好。”
大三学生刘捷第一次参加花灯巡游活动,他身着“魏延”戏服,在长辈指导下调整步态,“我们的花灯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想要把这个花灯技艺传承下去,保住这个传统。”刘捷说。
渣江镇水波堂村传统花灯巡游活动 供图 衡阳县委宣传部
12点10分一到,百余人组成的灯队列队出发,龙灯开道、旌旗招展,《魁星点斗》《水漫金山寺》等依次亮相,锣鼓声与村民的喝彩声交织,在田野间回荡。多年来,水波堂的村民们始终坚持“走亲戚式”巡游,将祝福送至邻乡。
近年来,水波堂花灯借助社交媒体“出圈”,成为衡阳县春节文旅的亮点。当地政府计划整合资源,将花灯巡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开发非遗体验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文 何衡 丁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