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国际茶日特别报道丨一片茶叶的两次飞行
2025-05-21 16:39:3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5月21日,国际茶日。

  湖南安化县,黑茶的故乡,满园的茶光已在雪峰山脉摇曳千年。

  如今,这片古老的茶叶,在两次“飞行”中,正孕育出新的变革和发展。

  安化的茶香,更加韵味悠长。

  出山 千米高山如坦途

  夏天刚拉开序幕,邓向华的1200亩茶叶采摘已接近尾声。

  “5月7日茶叶开采,20来天得脱层皮。”虽是辰山界上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但在茶叶采摘季,邓向华就得当“小工”。“别说我们,司机停下车也得去背茶叶。”

国际茶日特别报道丨一片茶叶的两次飞行_fororder_图片2

无人机运送茶叶场景 摄影 李芳森

  1200亩茶园,聚集在辰山700米海拔以上,最高位于1083米的山顶。高山出好茶,但茶叶的下山却是山城安化茶农们的难题。

  “村里年轻人少,茶园里只有人行道,只能用背篓一篓篓的往下背。”在邓向华的记忆里,采摘期一天最多请了40多名村民。“大多是60岁以上的村民,还是忙不过来。”

  改变源自科技的更新,去年,邓向华一口气买下了两架运载无人机。“一背篓背不了多少茶叶,下一趟山要20多分钟,背几趟就要休息;无人机一次能运65公斤,往返只要2分钟。”

国际茶日特别报道丨一片茶叶的两次飞行_fororder_图片3

无人机一次可运输65公斤茶叶 摄影 李芳森

  让邓向华更为省心的,代理商还提供为期半个月的无人机操作培训,让“飞手”们拿到证件再“起飞”。

  千米高山,由此比坦途还要顺畅。

  “一架补贴1.4万多元,只花了4.4万多元。”邓向华算起这笔账来。“人工费一年能省下8万元左右,还能用无人机运送山里的毛竹、药材,一天纯利润能有1000多元。”

  农机的使用,对于山地占全县总面积80%以上的安化来说,更为重要。安化县农机事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向辉介绍,今年安化农机市场火热,仅无人机销售便已达到53台,比全年增加一倍以上。

  此外,安化县也进行着农机多功能使用的探索,药水的喷洒、肥料的上山、农产品的出山,一台农机就能全部承担。

  无人机升起,茶叶“飞越”高山,山区的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出海 一缕茶香飘五洲

  5月20日,“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览在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开幕,出自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的“中俄双文安化黑茶砖”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共同展示着中国工业取得的历史成就。

国际茶日特别报道丨一片茶叶的两次飞行_fororder_图片4

中俄双文安化黑茶砖 摄影 李芳森

  “这块上世纪50年代的茶砖,是黑茶出口历史的见证。”谈及黑茶的历史荣光,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凯自豪之情,难以言表。

  黑茶出海的历史,可追溯至更为久远的过去。

  “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随后在十八世纪中期,形成一条横跨欧亚大陆并繁荣近200年的“万里茶路”,安化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起点。

国际茶日特别报道丨一片茶叶的两次飞行_fororder_图片5

茯砖自动化生产场景 摄影 李芳森

  “公司生产的千两茶、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产品,主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量约200吨。”在王凯看来,安化黑茶的国际“朋友圈”,已远非过去可比。

  安化黑茶“飞行”出海的范围,也由此越来越远,而如何“飞”得更久、更稳,王凯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以前,安化黑茶是以原料形式出口,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以及企业品牌影响力的积累。”解决方法,便是国际商标的注册。“注册后,黑茶便能以商品形式出口到注册国家。”王凯介绍,公司自2012年便开始注册国际商标,近年来已在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1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助推安化黑茶品牌国际化。

  为“飞”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安化黑茶也不断苦练“内功”——一大批有机茶园和有机生产认证,从茶园和车间里“长”出。

  如今,更为生态的安化黑茶底气更足,安化县茶业协会向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国际商标注册,已有近40个国家或地区获准。

  海外天空广阔,国内销售也行稳致远。王凯说,公司在日前举办的品牌营销峰会上,签约订单金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约50%。

  茶香里的安化,产业发展更为强劲。(文 李芳森 陈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