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定双城记⑧】劳务协作品牌化拓宽就业“薪”路
央广网兰州2月18日消息(记者 李红军)“青定人力”已成为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协作品牌。
自青岛定西结对帮扶以来,两地人社部门把劳务协作作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迅速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全力促进务工人员输转,通过打造“万人劳务基地”“点对点”专列输送,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出台劳务协作优惠政策等措施,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
定西市欢送务工人员返岗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统计,2021年以来,定西已在青岛建立劳务工作站10个,累计向青岛市输转劳动力5122人次(脱贫人口2691人次),青岛市帮助定西籍脱贫劳动力在第三地就业51578人次、在省内就近就地就业66416人次;开展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班113期6088人(脱贫人口5839人);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费补助、稳岗补助1.15亿元。
建设山东“万人劳务基地”
定西市劳务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定西市已累计向山东省输转务工人员42463人次。
2021年,定西市与青岛市签订了《山东青岛·甘肃定西劳务协作协议》,确定在协作期间共同组织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即:在青岛建立10个劳务工作站,每年组织10场招聘会;每年组织100名脱贫人口劳动力赴青岛市务工就业,帮助400名农村劳动力到第三方地区就业,帮助500名脱贫人口劳动力在定西市内就近就地就业;青岛市每年帮助培训脱贫人口劳动力1000人次以上;利用青岛市提供的帮扶资金帮助定西籍脱贫劳动力在甘肃省内其他市州就业10000人以上。
2023年2月,山东(青岛)万人劳务基地建设暨东西劳务协作八市联盟洽谈会在青岛举行,定西市人社部门与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日照七市人社部门签订《劳务输转协作城市联盟框架协议》,山东(青岛)万人劳务基地、定西市驻青岛劳务工作站揭牌。
山东(青岛)万人劳务基地揭牌仪式(央广网发 王霞飞 摄)
定西市劳务办副主任杨忠义介绍,山东(青岛)万人劳务基地是定西市人社部门与青岛市开展劳务协作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定西市劳动力来山东就业,在山东逐步建立以青岛、济南、烟台、东营、淄博、日照、潍坊等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定西籍务工人员“万人劳务基地”。
“劳务输转协作城市联盟是在青岛—定西东西部劳务协作基础之上建立的区域性劳务协作联盟。”杨忠义介绍,通过搭建互助交流平台,构建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对接机制,加快联盟城市间劳务协作进程,不断提高区域认同感,增强山东地区对定西籍劳动力的吸引力、影响力、集聚力,引导定西市劳动力在山东稳定就业,推动形成“产业均衡发展、人力资源高效配置、人才交流余缺互济”的良好生态。
“点对点”输转常态化
定西是甘肃省的劳务输出大市,外出务工收入占据定西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东西部协作的全力推进,拓展对口帮扶地区劳务市场,成为定西劳务输出的重要方向,青岛就是定西务工人员输出的重要地区。
据杨忠义介绍,每年在春节前,青岛定西两地人社部门会全面排摸有意愿赴青岛务工就业人员,制定岗位需求清单,做好登记造册,提前对接兰州铁路局预定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常态化采取“三门八专四免费”(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时间专、车次专、座位专、企业专、车间专、岗位专、人员专、宿舍专;免车费、免早中晚餐)举措,向青岛发送东西劳务协作免费定制高铁专列,助力定西籍务工人员顺利返岗。
2025年2月7日,53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乘坐G2096次列车从定西北站出发直达青岛市返岗就业。2月9日,定西市向福州市发送免费返岗务工列车输转300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这标志着2025年定西市实现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双列续发”。
定西市2025年返岗务工“双列续发”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介绍,“双列续发”是定西市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期间,探索出来的能够有效帮助务工人员在节后迅速返岗就业增收的举措,屡获国家有关部委表彰,广受群众高度赞誉。
“我在青岛打工十多年了,每年春节后返岗都像打仗。从前天不亮就去车站彻夜排队,连着好几天盯着手机抢票。不过现在好了,有了高铁专列,我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票了。”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的颉华感叹道。
今年是陇西县德兴乡的李军来去青岛务工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乘坐免费的务工专列。他说:“政府不仅给我们安排了免费专车,还送了大礼包,真是贴心又温暖!这让我对今年务工之旅更加充满了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是定西市连续第5年在春节假期后向青岛市发送免费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将帮助1330名务工人员通过“点对点、一站式”的方式在春节假期后返岗就业。
近年来,定西市与青岛市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东西部劳务协作,取得了累累硕果。2021年以来,定西市累计向青岛市输转劳动力5122人次,青岛市累计帮助定西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12.3万人次,开展技能培训6088人,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费补助、稳岗补助1.15亿元。
“订单式”培训促就业
技能是立身之本,也是就业之基。
青岛定西建立协作关系以来,两地坚持把培训作为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工资性收入的重要举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青岛所能、定西所需”的原则,根据青岛市用工需求和定西市务工人员务工意愿及培训需求,利用青岛市培训优势资源,动员两市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协作,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培训。
同时,青岛市鼓励对口帮扶区市通过联合培训、异地办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陇西县润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定西市确定的东西部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之一。该校负责人杨转玲介绍,学校已承接东西部劳务协作电工培训200人,其中培训合格196人,合格率达98%;就业138人,就业率达70%。
陇西县润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东西部劳务协作电工培训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来自陇西县福星镇川儿社的朱囿诚前些年一直在兰州、新疆等地务工,由于缺乏技能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去年4月,朱囿诚报名参加了由陇西县润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的陇西县东西部协作崂山陇西劳务品牌电工培训班,经过15天的电工专业技能培训后,考取了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今年1月,经过面试、笔试及体能测验后,朱囿诚成功入职甘肃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不仅工作单位离家近,且月收入稳定在5500元左右,公司还为其缴纳了五险一金。
朱囿诚说:“对于务工人员来说,没有技能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就算勉强找到工作,也会被慢慢淘汰。我非常感谢东西部劳务协作提供的技能培训平台,不仅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此外,青岛市和定西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青定两市协作期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东部地区援建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就业等给予200-3000元不等的补贴补助,通过输转、培训、乡村就业工厂奖补等系列政策落实,促进东西部劳务协作不断提质增效、稳定增收。2024年,兑现各类东西部劳务协作奖补资金3164.715万元,其中为定西籍6.31万名务工人员兑现交通费补贴和稳岗补贴2549.14万元。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定西市累计开展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班11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达608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839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