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文物普查工作队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新发现两处古岩画,初步判断创作于3000至4000年前。
文物普查工作队实地考察古岩画
据悉,这两处古岩画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玉碗泉村东南方向两千米处,在黄河东岸大山内的一座石山半山腰上。两处岩画前后相距约5米。
第一处岩画高2.4米、宽3.9米,共有6幅图案,岩画最中间为一只奔跑的猎狗,还有鹿、大角羊等动物图案,画面栩栩如生。第二处岩画高2.2米、宽2.3米,共有5幅图案,其中完整的有2幅,其他3幅动物图案所在的岩面因风化残缺不全。岩面右下角的图案尤其醒目,刻画的是人手拿鞭子赶着大肚子羊。这是平川岩画中首次发现大肚子羊图案。
新发现的古岩画
据工作队介绍,这两处新发现的岩画,与之前发现的一些平川岩画风格相似,据此初步进行了创作年代判断。“看到这些岩画特别激动,就像是我们收到了一份从远古寄来的‘大礼包’。”平川区文物普查工作队队员郭明春说。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黄河沿线的白银市、河西走廊东段的武威市、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市等地陆续发现多处古岩画遗迹。这些岩画遗迹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戈壁或河谷里,保存了较为原始的风貌。
古岩画遗迹
“分布于甘肃一带的岩画多用凿刻、磨刻等方法制作,岩画对研究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中国敦煌吐鲁番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副会长高启安说。
据介绍,甘肃古岩画大多地处偏僻、自然裸露、散点分布,给保护研究等工作带来不便。目前,甘肃已完成72处岩画文物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工作,构建了岩画数字影像数据库,让岩画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得以更及时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图 程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