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开学以来,武威市凉州区以“解码铜奔马里的科学密码”为主题,创新开展“科学教育第一课”,打造“研学实证+创意实践+专家讲堂”三维课程体系,推动构建“文化认知——科技解构——创新转化”的科教融合新范式,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沉浸式研学,感知科技脉动
凉州区广大师生走进武威市博物馆,参观“河西都会,天马故乡”主题文物展览,深入了解铜奔马、“马家文化”彩陶、西夏古城模型等文物。在雷台汉文化陈列馆,讲解员详细讲解铜奔马的铸造工艺,从合金配比到失蜡法的运用,学生现场了解古代铸造艺术的奥秘。
“铜奔马不仅是汉代青铜冶铸技术与艺术审美的结晶,更是一部镌刻古代科技密码的立体教科书。”凉州区祁连路小学校长孙文林表示。学生通过测量铜奔马模型尺寸,从力学角度分析其平衡原理,培养实证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武威市科技馆,学生观看铜奔马AI模拟演示,身临其境地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凉州区祁连路小学学生走进武威市博物馆
多元载体赋能,激发创新活力
凉州区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做一做、写一写、讲一讲、探一探”等方式,多角度解锁铜奔马的科学密码。学生用画笔描摹铜奔马的眼神,用黏土塑造其矫健身姿,撰写精彩故事,再现文物的科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武威第八中学党总支书记张银年表示:“多元艺术表现形式让铜奔马的永恒魅力在创新表达中薪火相传,播下文化传承和科学探索的种子。”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用语言描绘铜奔马,用画笔勾勒青铜古韵,用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赋予文物新生。
专家讲堂引领,点燃求知热情
在武威第二十五中学的报告厅内,武威市博物馆讲解员从奔马造型讲到空气动力学原理,从铸造工艺拓展到材料的金属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校长王学年表示:“始于课堂的文化接力,让‘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落地为严谨的科学探究,播下‘用科技解读文明’的种子。”
武威第二十五中学邀请博物馆讲解员开展科学教育大课堂活动
实验区建设,构建科学教育新格局
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凉州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近三年来,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1个、数字校园示范校1所、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2所,组建科创类社团213个,常态化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此外,凉州区承担省、市级科学教育类课题144项,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奖励131项。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发表示:“我们将持续打造具有凉州特色的科学教育新范式,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贡献‘凉州经验’。”(文/图 叶祥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