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
2025-04-02 16:38: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3月底,一场倒春寒在湖南全面铺开,最大降温幅度约20℃,考验着稻田里秧苗的生命力。

  耒阳市灶市街街道,2000年出生的新农人罗环,自去年开始,便把育秧过程都搬到了育秧工厂进行,秧苗在温暖的大棚里正常生长,无惧春寒。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1

  罗环的育秧大棚 摄影 李芳森

  防范未然、减轻天气影响,这位创建了耒阳首家集中育秧工厂的“00后”,再次展现出自己的田间智慧。

  然而,新农人罗环的田间智慧,早已超出大棚之内。

  一间大棚获取多场丰收

  4月的时光,在温暖的春日里拉开。

  “温度升起来了,秧苗也在大棚里长了这么久,插在田里也有了一定的抵抗力。”3月5号开始,灶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环就育下了第一批秧。“今年计划育1万亩的秧苗,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1万盘,可以供大田300亩的秧苗。”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2

  机械化育秧场景 摄影 李芳森

  2020年返乡的罗环,在2024年建起了耒阳首家集中育秧工厂,1万亩秧苗,在为自家1100亩稻田提供秧苗外,还为附近的大户提供育秧服务。

  这也让罗环在种子还未播下时,便获得一笔丰收。“一盘秧苗就有8毛钱利润,一天仅育秧就有8千元的纯收入。”

  但罗环今年的第一场丰收,比育秧还早了3个月。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3

  罗环的育秧工厂 摄影 李芳森

  “每年7月到次年3月,我就在大棚里种上反季节蔬菜,订单都接不完。”罗环此举给大棚的闲置时间镀上一层“金”,30亩大棚,每亩能给他带来8000元左右的纯利润。

  年轻人的灵活和勤劳,让罗环的每一间大棚,在四季都有丰收。

  一种农机提升工作动能

  育秧工棚内,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生产线高效运转,农户们分工合作将机械已经填土、铺种、装盘的种子摆放到一旁进行催芽;

  隔壁的大棚内,整地机来回穿梭,不断翻新、平整土地,宛如“铁牛”一般干劲十足。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4

  秧盘正从育秧工厂运往大棚 摄影 李芳森

  看着春耕的繁忙景象,耳畔传来机械的轰鸣声,罗环还是会想起父亲开着机耕船,在田里忙碌的样子。“顶着大太阳,这种小机械一天也只能耕5亩地左右,既辛苦,效率又不高。”

  于是在2020年,罗环带着在广东做电商三年赚的30万元回到家乡,依靠政府支持融资创立了耒阳市灶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成为罗环承包1100亩地的不二选择。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罗环不断引进新机器、新技术,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率,持续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去年,国家出台‘两重两新’政策,我购买10台农机设备享受到了政府41万元的购机补贴。”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5

  罗环和他的农机 摄影 李芳森

  罗环在农业机械的运用,不止在水稻种植上。通过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罗环的大棚可实现智能环境控制、精准灌溉和智能施肥等,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不仅使蔬菜品质更为稳定,还能错峰上市,使蔬菜价格更有优势。

  农机的运用提高着罗环的种田效率,农机服务顺势成为合作社的营收方式之一,传统的耕作方式也在逐渐升级。

  正如罗环在合作社墙面贴上的标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

  一件难题解出崭新答案

  乡村里,四季都有风雨,罗环的返乡创业之路,也并非“风调雨顺”。

  “刚开始指望农机服务能挣钱,没想到和我计划的完全不同。”农机虽都配齐,但罗环的烦恼才刚开始:“请一个机手,一天500元工资,有时一天都挣不了500元”。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图片6

  村民忙碌在流水线育秧 摄影 李芳森

  尝过农业机械化“甜头”的罗环,深知农机的效率,但有时却挣不到钱,甚至出现亏钱的状况,这让他摸不着头脑。但罗环在请教了不少大户后,发现大家都面临着和他一样的难题。

  “按天算,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责任感。”于是,罗环在工资结算时采用按亩计算的方式,止住了亏损的口子。“给别人打工,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这次,罗环用上利润分成的方式:他出农机,别人出力,利润平分。

  从无人机到拖拉机,再到所有农机服务,罗环的每台农机都能在农忙时节,不断地创造利润。 

“00后”新农人的田间智慧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02130427 

  大棚秧苗生长茂盛 摄影 罗环

  “请人不是长远之计,手艺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上。”为此,罗环拉上30多岁的返乡青年邓鹏,一起学习农机操作技术。“年轻人肯学,不管是农机的使用,还是修理,我们都能自己解决。”

  在操作人员的工资结算上,农机服务部分,罗环还是采用利润平分的方式,月平均工资在1万元以上。这个困扰当地大户们的难题,在这个年轻人的手上,已经不成问题。

  桌上的日历已翻至4月,土地上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劳作,成长强壮的秧苗开始移到田里,吸收着阳光雨露,向上生长。(文 李芳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