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万物吐故纳新。
从烈士陵园肃穆追思,到山水花丛间寄思念,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精神、寄托哀思,拥抱自然、享踏青之乐。一幅幅清明画卷铺展开来,展示着文明新风。
湖南衡阳耒阳市在森林防火、文明祭扫、平安畅通等工作中,以红线思维防风险、绿色理念倡新风、藏蓝“警”色保畅通,绘就了耒阳清明“平安图”。
红线思维防风险 筑牢清明“防火墙”
“村村响”喊话、“宣传车”广播、“迷彩绿”宣讲......这是耒阳市“平安清明战”期间织密森林防火宣传网的一个缩影。
消防演练现场 供图 耒阳市委宣传部
清明期间,耒阳加强三级值班值守、会商研判、宣传教育、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突力度,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实行专人值守和入山登记,收缴违规火种,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和绿色祭扫,严防野外火源进山入林;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严阵以待,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稳定。
“我们村组建了一支28人的防火队,每名队员都配有相应的打火拖把和电动喷水桶。全员12小时战备,携装巡护,齐心协力保辖区‘零火情’。”每天一大早,水东江街道兴竹村的村干部就带领防火队,准时在各入山路口开始执勤。
节前演练培训、节时巡防结合,耒阳市森林防火遵循一直以来的网格化管理要求,各乡镇在推动巡护人员“进网入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各项防控责任分解到山头和地块,全面激活“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无人机巡查、远程监控、人工瞭望、地面巡护、互联网“五道防线”作用。同时,与林业、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结合,配合实时监控设备,严控火源入山,切实防范森林火灾风险,确保生态安全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绿色理念倡新风 满城劲吹“文明风”
4月1日至3日,耒阳市56所学校的部分师生以及社会团体成员共5000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场简单、庄严的祭祀英烈活动。
耒阳烈士陵园清明祭扫活动现场 供图 耒阳市委宣传部
在距离烈士陵园7公里的青山陵园,一场公益生态祭扫仪式正在举行。没有雷鸣般的鞭炮声,也没有烟雾缭绕的烧纸钱,家属们共同为逝者敬献鲜花、诵读祭文,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哀思。
“这样的祭扫仪式既庄重又温馨,孝道不在于焚烧多少纸钱、燃放多少鞭炮,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与其在清明节焚烧大量纸钱,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回家看看;与其在墓前摆满供品,不如继承先人的优良品质。”一位参与家属说,选择无烟无声的祭扫方式,既环保又有意义。
为弘扬节俭风尚,传承孝道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祭扫理念,耒阳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弘扬“祭祀倡文明,青山绿水同守护”的新风尚。线上充分利用村民网格群、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文明祭祀宣传视频等;线下深入农家小院,面对面宣传“绿色祭扫”,发放倡议书,让村民更深刻地理解文明祭祀的意义,让文明祭祀,绿色祭扫的新风拂遍耒阳城乡。
在这慎终追远的时节,当一束鲜花取代袅袅烟尘,当网络空间承载绵绵思念,清明里的“文明耒阳”正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藏蓝“警”色保畅通 护航清明“平安行”
“现在来祭扫真方便,往年上山只要前面有剐碰事故,整条路就堵了,如今现场随时随处可见指挥交通的警察,路变‘宽’了,车也好停了。”哲桥镇返乡祭扫的陈先生说。
耒阳交警坚守一线保畅通 供图 耒阳市委宣传部
群众安全感的提高,得益于耒阳全警动员、全域响应,打造“线上远程检测+地面机动警力+群防群治力量”立体巡防模式,确保在清明期间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节日期间,各乡镇(街道)“两站两员”和公安交警密切协同,舍“小家”顾大家,在人流车流密集路段、陵园(墓园)周边、农村公路易堵点等重点路段全天候疏导交通,保障了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您好,我是耒阳交警。”清明假期,梁先生一家人驱车从城区赶往青山陵园祭拜先人,陵园停车场已满,梁先生只得先靠边停车。刚结束祭拜,电话来了。自知没停车入位的梁先生心中一惊,“警察同志,您先别贴条,我马上开走!”“打这个电话不只是因为您车没按规停放,更提醒您应关好车窗,我看车内还放置了一些物品,人流量大更要看护好财物。”
当梁先生一路小跑赶到车旁,打电话的交警竟还没离开。“特别感动,原以为会被贴条罚款,没想到是暖心守护。”
清明假期,耒阳公安交警、“两站两员”以科学指挥疏导和人性化执法,提供了更优质的交通安全服务保障,以坚守和担当,书写了温馨的“平安答卷”。(文 赵娟 卢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