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蚌埠市五河县双忠庙镇:科技政策助力肉牛产业腾飞
2025-04-08 17:42: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蒋瑞祺责编:赵滢溪

  在蚌埠市五河县双忠庙镇荣渡村的村头,五河县金利家庭农场正以昂扬之态,诠释着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无限可能。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场,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荣德金、董佳莉夫妇十年来的创业热忱与执着坚守。

  10年前,荣德金和董佳莉夫妇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果断踏入肉牛养殖领域。随着养殖规模稳步扩张,一系列棘手问题也纷至沓来,其中粪污处理成为横亘在发展之路上的关键阻碍。在他们陷入困境时,当地农技人员迅速行动,及时带来先进的发酵床技术,并全程给予专业指导,助力他们开展床场一体化建设。

  在农技人员的悉心帮助下,荣德金夫妇顺利建成1400平方米的新型牛棚,以及600平方米旧场房的改建,采用散养模式,应用发酵床技术,不仅显著改善了肉牛的生长环境,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粪污污染环境这一制约发展的难题,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在政策的有力扶持以及农技人员的专业建议下,荣德金夫妇购置了混合饲料搅拌机、撒料机。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饲料加工效率,让养殖工作更加省时省力。受益于政府的“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项目,他们充分享受到秸秆补贴、外调牛只补贴、新设备补贴以及扩建场房补贴,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农场发展如虎添翼。

  如今,农场存栏100多头肉牛,董佳莉凭借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先进设备,一人便能轻松照料;而荣德金则奔波于省内外,积极拓展业务,全力推销牛饲料,进一步拓宽农场的盈利渠道。谈及这些年的巨大转变,荣德金满是感慨:“要是没有农技人员的专业帮扶和政府的利好政策,哪有我们农场的今天。”

  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荣德金夫妇的奋斗历程,不仅是一个家庭农场的成长传奇,更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扶持协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例证。(文 管才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