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淮北:昔日“煤城”蝶变“美城
2025-04-08 10:15:06来源:安徽日报编辑:蒋瑞祺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淮北市锚定转型不动摇,追“新”逐“绿”步履铿锵——昔日“煤城”蝶变“美城”

  春日的淮北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经济发展迸发出强劲活力。

  3月31日,总投资57.8亿元的融汇高端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签约落户淮北临涣化工园区。4月2日,在2025年全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淮北开工动员项目21个,总投资93.5亿元。

  淮北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一手抓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产业“强筋壮骨”,一张蓝图绘到底,闯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昔日“煤城”变“美城”。

  从“单一”到“多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3月28日,位于临涣化工园区的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乙基胺项目顺利完成中间交接,标志着该项目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乙基胺项目是继甲醇项目、乙醇项目后又一精品工程,建成投产后不仅为淮北矿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也将为淮北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碳鑫科技负责人张平说。

  去年1月,作为淮北矿业集团全资子公司的碳鑫科技,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技术优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乙醇联合生产装置,年产60万吨乙醇达产满产,实现从甲醇到高端燃料乙醇的产业升级。乙基胺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量3万吨,将进一步延伸“煤—焦—氢—醇—酯”精细化工产业链。

  淮北矿业集团坚持“煤电产业强链、化工产业延链、战新产业补链、未来产业增链”,构建煤、电、化工、现代服务、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产业矩阵。

  淮北矿业集团的转型升级,正是淮北市产业转型的缩影。

  临涣化工园区建园初期仅有几家传统煤电企业。近年来,园区通过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实现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新突破。

  4月1日,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经装配、封装、打包等工序后,一批货重63吨的冰醋酸经淮北海关关员查验合格后放行,出口马来西亚。

  安徽瑞柏总经理王辉告诉记者,2024年,在化工行业整体订单不足、价格下跌、盈利减弱的不利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逆势上扬,实现销售收入超30亿元、出口额超9亿元、利税超1亿元。

  走进位于淮北高新区的安徽国轩象铝科技有限公司箱体焊接总成车间,只见经过智能焊接、自动喷涂、精密检测等工序后,一个个动力电池新型铝合金箱体“走”下生产线,即将发往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

  “我们通过与国轩控股集团合作,建成皖北首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制造基地。”国轩象铝董事长张宏说,2024年,企业实现营收17.4亿元,目前呈现产销两旺良好势头。

  淮北市持之以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动“煤电”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铝基、化工”特色产业聚链成群,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变“一煤独大”为“多业共兴”。

  2024年,淮北市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及其他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5.9亿元,非煤产业、煤炭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59.7%、40.3%。

  变“跟跑”为“并跑”

  科创引擎动力澎湃

  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关键变量在科技,根本出路在创新。

  淮北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政策举措,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孕育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企业和高科技项目。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建立研发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年均研发费用保持在6%以上。

  “通过深耕智能环保输送装备这一细分领域,去年企业实现税收1600万元。”合众机械董事长石晴说,今年,公司将向海外拓展业务,计划实现30%以上的销售增速。

  作为我省4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淮北市创新设立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首批择优推选产学研合作项目18个,招录研究生6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8名。

  淮北市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去年在皖北地区率先设立“人才日”,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一事一议”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8个,14个团队入选省“115”等创新团队,30人入选省“特支计划”,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0%。

  “2024年,淮北市加速构建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7.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0%;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6%,高于全省平均值5.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8.1%,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淮北市科技局局长王蕾说。

  减“黑灰”增“蓝绿”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月6日,淮北迎来建市65周年。65年来,该市为国家累计贡献原煤10亿多吨。

  长期煤炭开采让淮北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淮北市将生态治理与文旅发展相结合,践行“民生为大”理念。

  清明假期,走进南湖公园,来此游玩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微风吹过湖面,带来阵阵清凉,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以前是一片积水洼地、沉陷湖塘,沿岸杂草丛生,现在已经变成环境宜人的湿地公园。”淮北市烈山区铁运社区居民杨殿成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都会来这里健身休闲。

  淮北市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亿元,治理采煤沉陷区23万亩,成功打造南湖、绿金湖、朔西湖等湿地公园。

  如今,“黑色疮疤”消失了,绿色生态恢复了,城市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在淮北,不独水美,山之秀也映入人们眼帘。淮北市以市场逻辑引入资金修复767公顷采石宕口,独创“七步造林法”让20多万亩石质荒山披上绿装。

  淮北市依托山水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活化利用“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蕴含的丰富价值,加快建设“十大文旅工程”,积极探索“文旅+”多业态跨界融合,相山公园、四季榴园、南湖公园等4A级景区串珠成链,隋唐运河古镇、濉溪古城、龙脊天路等特色项目引客入淮,精心打造“煤美与共、湖上淮北”文旅品牌,生态“高颜值”正不断转化为经济“高价值”。(记者 吴永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