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
2025-04-14 08:42:24来源:浙江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魏寒冰

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_fororder_浙江

零碳改造后的次坞高速服务区,在充电站屋顶铺设光伏板,房屋边建设小型风力发电机,实现绿电自发自用。 通讯员 刘广扩 摄

  4月11日,经零碳改造后的次坞高速服务区投运,这也是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据了解,改造项目包括建设风电、光伏装机1.39兆瓦,研发应用智慧零碳供能系统,通过为新能源汽车和服务区运行提供绿色电力,每年预计减少碳排放约583吨。

  当前,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4%,其中公路运输占比高达85%以上。“高速服务区相对集中、管理相对独立、具有开敞空间,是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场景。”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副经理张建华说。该改造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于去年9月启动。

  据悉,2024年,次坞高速服务区日均入区流量2000余车次,年用电量约120万千瓦时。为增加绿色电力供给,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服务区内建设屋顶光伏1382千瓦、风力发电10千瓦,并配备800千瓦时储能系统。以往,从浙江大电网接入的电力以燃煤发电为主;如今,服务区风光装机通过自发自用,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放约583吨,还可以为服务区增收22万元。

  不过,服务区高峰期与日常的车流量差距较大,新能源汽车集中充电时往往出现降功率运行、“快充不快”的现象;风电、光伏受天气影响,发电也存在不稳定性。如何精准匹配绿电供需?国网浙江电科院项目负责人林达表示,经自主研发的智慧零碳供能系统,在节假日高峰期可以启动充电负荷优先模式,保证绿电优先供给快充装置;日常采用绿电经济消纳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发电、用电、储能等各环节的经济性,提供智慧能源调配方案,实现服务区100%清洁能源供应。

  此外,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或故障情况,智慧零碳供能系统还可以切换为离网能源自洽模式。与大电网分离后,服务区仍能依靠自有的新能源及储能系统,维持4小时以上的正常功能。(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黄琳 江航 李志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