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3年带动100余万人学技术、练技能——赛出更强技能湘军
4月16日,为期3天的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在株洲开幕。
这场湖南规模最大的职业技能大赛,不但吸引湖湘技能精英同台竞技,也引发人们对湖南以赛促建、锻造强大技能湘军的广泛关注。
2022年成功举办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以来,湖南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有计划有重点举办各类行业竞赛,带动100余万人学技术、练技能,培养选拔一大批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型技能人才,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加快以赛提技,赋能湖南制造
4月10日,长沙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一台体型庞大的起重机下线。
这台全球唯一可满足公路行驶标准的4000吨级轮式全地面起重机,能在200米高空吊装200吨物件,相当于将130辆小轿车一次性提到70层楼的高度。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荣耀。”作为制造这台大国重器的参与者,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焊接技术工程师谢春强倍感骄傲。
2022年,谢春强参加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荣获金牌。赛后,谢春强焊接机器人大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不仅顺利开展多项技术攻关,还带出2名“长沙工匠”和一批技术能手。
技能大赛,在改变年轻人职业命运同时,正对湖南先进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以来,湖南培养、选送577名选手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国家专项大赛、国家行业一类大赛,其中355名选手获奖。这些获奖选手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车体事业部电焊工许贤杰,在全国、省级技能大赛中多次拿奖,获评高级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先后参与10余种机车、动车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10余种车型焊接规范及先进操作方法。
连日来,记者在三湘大地走访,发现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国产最大型无人运输机等大国重器的研制,都能看到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身影。
为进一步赋能湖南制造,省人社厅推动各级各类行业竞赛对接湖南核心产业、对接20条新型优势产业链,每年发布竞赛近50项,涉及120个左右职业(工种),其中直接服务千万级产业集群的有50多个职业(工种),每年选拔产业发展需要的紧缺型人才近2000人。
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46个竞赛项目中,36个项目紧密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技能人才需求,相关项目参赛选手占参赛总人数的80%。
完善竞赛体系,推动人才培养
从2014年起,株洲每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岗位练兵50余万人次。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职工邓金龙,是其中一名受益者。2021年获得株洲“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后,他苦练技术,迅速成长为高级车工、高级装配钳工。
10年坚持下,“技能天下”成为株洲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推动株洲形成一支13万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是因为拥有这支队伍,近年来,株洲培育制造名城步履坚定,快速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集体冲锋的良好态势。
株洲“技能天下”,是湖南以职业技能大赛强大技能湘军的范本。
从2020年起,每年初,省人社厅联合省总工会统筹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年度计划,指导服务全省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有序开展。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短短几年,湖南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引导,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省级行业技能大赛为主体,市州、企业和院校技能大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近3年,省人社厅组织和指导开展省级各类行业竞赛130余场次,覆盖职业(工种)超过200个,带动100余万名技能劳动者和院校学生学技术、练技能。
去年,全省技工院校毕业生4.06万人,就业率达90.3%,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得到提升,“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转变,结构性就业矛盾缓解。
主动创新作为,锻造强大技能湘军
湖南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质量均显著提升,但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依然存在。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湖南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培养技能人才,事关强省大计、百姓福祉。
“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说。
锁定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目标,湖南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开发相配套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推动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全省80所正常招生的技工院校,将就业作为检验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学生“毕业即就业”,实现学生技能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无缝对接。目前,湖南省级及以上领军型高技能人才70%培养自技工院校。
湖南整合各部门资源,构建“大培训”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推进国家“技能照亮前程”职业培训行动,建立需求导向制的“四单”(培训学员“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优质岗位“订单”)培训机制,打造“我的15分钟培训圈”,方便劳动者就地就近开展培训;推行县域职业培训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精准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湖南实现职业培训实名制信息系统省、市、县全覆盖,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过去3年,湖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7.92万人次,一批又一批劳动者有了一技傍身。“七ー勋章”获得者艾爱国、“焊接花木兰”易冉等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竞相涌现。
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拓展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大型企业按规定评聘特级技师、设立首席技师,破解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
目前,湖南技能人才超6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9.53万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