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全力护航夏粮丰收!合肥全面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
2025-04-17 10:12:49来源:合肥在线编辑:单阳阳责编:赵滢溪

  当前,全市197万亩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正值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夏粮稳产增产,连日来,合肥各地持续加大防控力度,通过科技赋能、专家指导、创新服务等举措,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战”。

全力护航夏粮丰收!合肥全面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_fororder_27

4月15日,在庐江县同大镇,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田间培训在此举行。

  科技赋能“守护”麦田安全

  4月15日,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田间培训在庐江县同大镇举行。随着一声令下,数台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农药均匀地洒向绿油油的麦田,为小麦赤霉病防治送上“及时雨”。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不仅会导致小麦减产,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服务管理总站站长戚传勇告诉记者,小麦赤霉病主要靠孢子传播并引起感染,可防、可控但不可治。

  如何让小麦赤霉病防治更加科学、高效?在田间培训现场,参会的农业科技企业纷纷亮出了“科技绝活”。

全力护航夏粮丰收!合肥全面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_fororder_28

农技人员正在使用AR田间智能监测调查眼调查麦田情况。

  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研发的AR田间智能监测调查眼镜,其基于AR和AI技术,能够为农技人员提供一双“火眼金睛”。“这款眼镜可以在田间对农作物病虫害拍照、自动识别计数、数据实时上传,能够提升田间测报的效率。”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英表示。

  在同大镇的麦田里,记者还留意到了一款特殊的仪器——流行性病害监测仪。“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小麦赤霉病的‘预警员’,能够提前预测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趋势,准确率达到94.5%。”北京黄将军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升鹏表示,这款机器由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研发,它能够全天候监测风速、风向、空气湿度、土壤湿度、雨量等要素,从而指导农户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目前已在庐江应用。

  据悉,为强化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的科技支撑,合肥市特别设立“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专家工作室”专家工作室,结合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四新”技术,为全市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开展新药剂试验示范,助力小麦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全力护航夏粮丰收!合肥全面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_fororder_29

4月15日,在庐江县同大镇,数台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农药均匀地洒向绿油油的麦田,为小麦赤霉病防治送上“及时雨”。

  专家深入田间把“麦”开方

  “小麦赤霉病需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的关键节点,采取‘一喷三防’综合措施,即通过一次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在防治赤霉病的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实现一次施药、多种效果。”4月16日,在肥东县店埠镇种粮大户王守森的小麦地里,肥东县植保站站长柯章祥正向全县100余名防治组织负责人、种植大户介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

  防治的关键在田间管理。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印发了《合肥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技术方案》《合肥市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等,制定了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措施。同时,组织695名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和50名农业技术专家,成立34个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将防治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为强化防控措施,合肥市建立了“测报—分析—研判—预警—防控”闭环式“周监测”机制,通过“技术指导+防治监管+专家到田+服务主体+日调度”“五位一体”的综合措施,推动技术到田、农资到户、服务到点。同时,合肥市健全贯通由“点”到“面”的“村(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观察+乡(镇)普查+县(区)监测+市研判”防控预警机制。

  “我们在全市设立了25个病虫害基层测报点、17个市县共建测报点,每周汇总分析各地小麦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实况。”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服务管理总站植保站站长曹超杰介绍,通过在关键节点组织技术人员会商研判,发布病虫情报,为科学指导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全力护航夏粮丰收!合肥全面打响小麦赤霉病“防控战”_fororder_30

4月15日,在庐江县同大镇,数台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农药均匀地洒向绿油油的麦田,为小麦赤霉病防治送上“及时雨”。

  创新推广“打大带小”防治模式

  随着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在合肥市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率。巢湖市柘皋镇种植大户赵献祥表示:“在小麦赤霉病防控中,无人机作业效率远高于人工,100亩的麦地半小时不到就能完成飞防作业,大大降低了成本。”

  据悉,合肥要求辖区内所有飞防组织、机手接入安徽省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管理平台,实行第三方监管,对无人机作业轨迹、飞行高度、药剂浓度等科学评判,根据实时监管情况及时启动补防,通过防治过程监管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

  此外,我市还推广“打大带小”模式,要求辖区内飞防组织在为种植大户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时,对周边小农户进行代防代治,有效破解小农户“谁来防、谁来服务”难题。

  目前,全市共投入小麦赤霉病防控补助资金3268.3万元,2360台(套)现代化植保机械、554个统防统治服务组织、1792台飞防无人机、568台大中机械化喷防设施、23台监测设施正在全力保驾护航夏粮增收。截至4月15日,全市已防治小麦赤霉病151.37万亩次。(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通讯员 张军 严敏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