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黄山市徽州区:春耕播种正当时 标准化育秧长势喜
2025-04-17 17:30:2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单阳阳责编:赵滢溪

  眼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在黄山市徽州区,农户们紧扣农时,有序开展水稻育秧播种工作,借助标准化的“工厂”模式,让春耕作业高质高效。

  4月16日,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芝篁村的水稻育秧大棚里,农户张赵军正在为即将播种的秧苗浇水、通风。远远望去,优质水稻秧苗整齐排列,满眼新绿,嫩芽上悬挂的水珠,尽显秧苗勃勃生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农户张赵军为秧苗浇水

  “今年我们新建了5座育秧大棚,全部已经派上用场,整体出苗率比较整齐,长势比较好,还能帮助周边农户代育代种。预计2025年再生稻种植350亩左右,较2024年增加了100多亩。”农户张赵军介绍。

  除了大棚育秧采用标准化外,为种植赋能机械化也是春耕的“重头戏”。在田间地头,插秧机来回穿梭,青翠碧绿的秧苗盘码在插秧机上,伴随机械轰鸣声,一株株翠绿的秧苗整齐有序地“送”入田里,远远望去仿佛为稻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新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张赵军使用插秧机

  据徽州区农业农村局粮油负责人介绍:“2025年徽州区引进了丰两优香1号、甬优4901等再生能力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同时鼓励农户建设水稻育秧大棚,帮助提升水稻秧苗抗逆性、延长育秧窗口期,确保水稻秧苗健壮整齐。预计4月下旬全区可以完成再生稻插秧工作。”

  接下来,徽州区将持续加大对春耕生产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同时在春耕期间,定期派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提供精准技术服务,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筑牢根基。(文/图 林立桓 胡向君 吴雯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