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落实方案 丰富方式 畅通渠道 完善体系 内蒙古全方位助企发展暖企前行
4月17日上午,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助企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助企行动实施方案以来,由自治区国资委牵头,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信厅、发改委、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各盟市全面参与的助企行动,经过2个多月“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助企行动完成各项工作机制建设,助企有关平台渠道完成搭建和疏通,各类企业问题陆续获得解决,各部门、各盟市助企行动也都有序开展起来,实现了稳步开局。
据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助企行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我区多部门从落实助企方案、丰富助企方式、畅通助企渠道、完善助企体系4个方面入手,聚焦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落实助企方案方面,内蒙古自治区聚焦企业关注的审批效率、金融服务、招投标、清欠账款、科技支持、规范执法等情况,提出7项任务、21条具体措施。从3月份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对助企行动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采取帮办代办机制帮助驻区央企解决相关问题,跟踪推动中央企业在我区投资落地。
在丰富助企方式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施行企业问题清单管理机制,形成“涉企问题清单”和“重点企业问题专单”,将助企行动的落脚点聚焦在解决企业问题上。运用议事协调机制,系统解决企业问题,通过“专班帮”的方式与企业“面对面、一对一”进行沟通,提高问题处理质量;采用“联动帮”的方式对企业问题的堵点、难点进行集中研判,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目前,受理民营企业问题708件,办结593件,办结率84%。
在畅通助企渠道方面,通过搭建平台窗口受理企业需求,畅通“线上+线下”渠道,为“民企+国企”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为了便于企业问题反馈,畅通企业线上沟通渠道,自治区发改委持续推广“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自治区国资委推动“国企服务台”3月份上线运行。为实现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全程帮办代办、辅助业务申报等服务落地,目前内蒙古已组建企业服务(帮代办)专员2410人。今年以来,共为企业提供帮代办4万次,助力500余个项目加快落地。
在完善助企体系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持续拓展助企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找订单、跑项目、强科技、促合作、解难题”多方面服务。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交流对接会、博览会等,助力区内企业走出去,为其开拓境外市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协助推动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建设。目前,通过“蒙科聚”创新平台发布创新成果和需求660项,转化科技成果372项,转化金额5.4亿元,为科技企业融资64.6亿元;为加快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紧缺等问题,各地持续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476.21亿元,同比增长7.5%,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占比37.93%,较上年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融资门槛进一步降低。(记者 李国萍 李永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