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积分不仅能换生活用品,还能评先进、上光荣榜,现在大伙儿都抢着干好事!”近日,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下黄村村民黄大爷用参与环境整治攒下的积分,兑换了一桶洗洁精,脸上洋溢着笑容。自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来,下黄村通过“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探索出一条村民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村民们进行积分兑换
过去,下黄村存在环境卫生难保持、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创新推出《下黄村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家风建设等事项纳入积分考评,明确加分、扣分标准。村民通过参与村级事务、评选“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累积积分,每月公示“红黑榜”,每季度兑换生活物资或服务。
下黄村村景
“以前觉得村里的事是干部的事,现在谁家积分高,谁就有面子!”村民陈大姐因带头调解邻里矛盾,积分一直名列前茅。她坦言,积分制让村民的“面子”和“里子”挂上了钩,激发了大家的荣誉感。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下黄村在推行积分制的过程中,将积分与家风学风建设相结合,深挖原有的文化资源,建设了下黄村文化大礼堂,打造出励志广场、“三味书屋”、书香文化长廊等文化景观,为村民提供了学习互动的平台。对于村民子女考取大学,进行积分统计和子女助学等政策倾斜,在村庄内营造出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学风。
书香文化长廊
“积分不是目的,而是要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下黄村村干部黄井永介绍,积分制推行后,村里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清扫村道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助帮扶的多了。截至目前,全村70%以上家庭参与积分评比,累计兑换积分超3万分,村容村貌和乡风民风显著改善。
从“袖手看”到“主动干”,下黄村用“小积分”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在这里,积分不仅是物质奖励的凭证,更是文明乡风的刻度尺,丈量着乡村振兴路上每一个村民的参与热度与幸福温度。 (文/图 李凯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