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速建设
2025-04-25 10:37:58来源:安徽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赵滢溪

  近日,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与苏浙沪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协力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三省一市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入了新的纵深阶段。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三省一市将集结力量,构建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为全国区域协同创新提供示范样本。

  清晨赶最早一班高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郑烇教授只用了2个小时,就从杭州回到了合肥,他要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未来智能网络试验设施,对他们与杭州一家互联网头部企业联合开发的网络设备进行技术验证。

  作为我国信息与通信领域唯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智能网络试验设施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并将长三角地区的合肥、南京作为它在国内的重要节点,构建能够为长三角乃至全球各类组织机构提供试验需求的智能网络环境。“我们跟长三角其他的一些研究院所,整个产学研用的各个节点产生更加丰富的链接,形成一个链接矩阵,一些成果已经落地到一些关键的网络核心的产品当中,在高端网络检测仪这块,我们已经做到全球的最高端。”郑烇说。

  近年来,安徽充分融入长三角,共推科技攻关、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有力促进了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提升,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体化攻关核心技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实施有组织科研,以“揭榜挂帅”方式立项实施基于三维空间大数据的环境AI决策系统研发等一批国家级联合攻关项目,安徽牵头立项18项。2020年起设立省级长三角攻关专项,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卡脖子”“进口替代”等,共立项实施四批72个项目,支持资金5232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76亿元,形成197项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新增销售收入10.1亿元,攻克尺寸单晶硅棒制备高温超导磁体、无人机视觉目标检测与识别等一批关键技术,差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替代进口,低残留物助焊剂填补国内高端微电子封装市场空白等。组织开展“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分别走进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33个项目顺利签约,预期产生经济效益超60亿元。举办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对接1000余项需求和成果。

  一体化共建创新平台。构建长三角国家实验室体系,合肥国家实验室在上海设立基地。按照“中心+专业研发机构”模式,支持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安徽海螺集团、合肥智慧农业谷分别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共建“陶铝新材料”“绿色建材与高端制造”“农业传感器与智能感知”省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一批长三角研发机构加入。芜湖、宣城等市先后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与上海闵行、江苏苏南、浙江宁波等示范区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形成“研发在沪苏浙、成果转化在安徽”模式。

  一体化共享科技资源。吸纳沪苏浙1.5万名专家进入省科技专家库、占省外专家24.7%。招引108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培育1家企业上市过会,79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12.24亿元,税收5.23亿元。共同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长三角28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47163台(套)科学仪器、3188家科技服务机构。2024年,全省共吸纳沪苏浙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1313.3亿元,增长23.7%。(记者 汪永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