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2025-04-28 14:14:24来源:安徽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我省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我省正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科技与产业跨区域协同步伐加快

  一条条省际道路被打通,一批批省际合作产业项目落地,一项项省际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结……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阔步前行,成就有目共睹,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走在前列,占全国经济比重持续上升。

  我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携手沪苏浙推动国家规划实施、重点协同事项落实,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和民生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在长三角,科技与产业跨区域协同的步伐,始终步履铿锵。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逐年攀升,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近3年,长三角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率达到332.2%。

  我省充分放大科技创新优势,聚力高水平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已建、在建、预研13个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注入了“安徽动力”。

  我省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沪苏浙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累计立项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攻关项目90项。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全省86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纳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国科大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区域协同创新持续深化,让长三角科研合作更加紧密,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城市正在形成科研合作的核心圈层。

  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以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最为典型。

  上海的芯片、软件等组成汽车“大脑”,江苏具有动力电池产业优势,浙江能提供一体化压铸机,而安徽具有整车研发制造等突出优势。一条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就这样构建在4小时车程内,正在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更多群众享受一体化发展红利

  在滁州市南谯区,滁州市第四小学依托宁滁教育一体化合作,挂上了“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乌衣分校”的牌子,还加入了南京江浦实验小学教育联盟,变成周边家长眼中的“明星校”。

  “两地老师一起磨课、研讨,手拉手、传帮带。”校党总支书记吴徽说。

  在教育、旅游、公共服务方面,安徽省政府与浙江大学开启省校全面战略合作,安徽大学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江苏淮安周恩来故里—安徽大别山金寨‘两源两地’”等2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协同沪苏浙立法施行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76项跨区域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区域内超千个文旅场所“一卡通用”。

  足不出省,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近年来,我省引入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的国家儿童、创伤、中医、肿瘤等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办事一个章、民生一卡通……一体化的发展红利正在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红利”。

  左右逢源拓展发展新空间

  在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货车川流不息,塔吊巨臂挥舞,数百辆奇瑞汽车整装待发。从朱家桥码头出发,经由上海港,奇瑞汽车由此远渡重洋,出口至世界各地。

  奇瑞集团发布的销量快报显示,一季度,累计出口汽车25.55万辆,继续保持月度、季度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销往海外。

  水路运输是奇瑞汽车最主要的出口运输形式,约八成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芜湖港出口。

  江水奔流,不舍昼夜。近年来,我省积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完善联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提升与沿江省份开放合作水平。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奋进征程上,中部六省正在持续深化产业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在去年5月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安徽牵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江西牵头电子信息产业链,湖北牵头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湖南牵头现代石化产业链……一省牵头、各省配合,中部六省围绕特色产业链推介对接,实现优势产业链联合招商,释放出强大吸引力。

  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正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不断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奋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记者 王弘毅 何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