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轻点,“邵阳造”“邵字牌”的箱包、发制品、小五金等产品,即可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网上交易,直达境外客户手中。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邵阳成为此次湖南省唯一获批的城市。邵阳何以脱颖而出?
特色产品“硬核领航”,产业发展根基坚实
5月7日,湖南省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忙着赶制发往瑞典的订单。
“瑞典新客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了解到我们的产品,线上接触后就下了订单。”公司负责人李刚清介绍,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公司与境外客户打破地域限制精准对接,订单量占比近30%。
邵阳市鸿泰工艺品有限公司早在10年前便抢占跨境电商业务先机。公司负责人黎梦泽表示:“公司每月生产10万条假发,近20%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球。”
邵阳特色轻工业历史悠久,箱包、发制品、打火机3个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声名远播。其中,邵阳发制品占全球市场份额15%,在非洲市场更是以超三成的份额稳居前列。此外,全球30%的工程搅拌车、70%的注塑打火机、80%的纸质红包,全国50%的小五金套件、70%的书包均产自邵阳。
“雄厚的特色轻工产业基础为邵阳跨境电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邵阳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田芳敏介绍,邵阳市拥有1个国家级千亿园区、10个省级园区,特色轻工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邵阳还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更多产品出口,打响“邵品出邵”品牌。2024年,中药材出口总额达0.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对外贸易“借道出海”,物流配送高效便捷
4月29日,邵阳东货场,3个装满纸巾的货柜整齐码放在湘粤非铁海联运接续列车的平板车上,准备发往中东地区。丰晟国际物流公司负责人罗海丰指着物流单告诉记者:“铁路接续班列开通后,货物发往境外时间大大缩短,运费下降30%。”
2023年来,邵阳加快推进贸易通道建设,引进湖南丰晟国际物流公司在邵阳设立贸易服务平台,政企合力,创新“冠名+接续”的方式,持续对接国际贸易通道,激活对外贸易新动能。
2023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邵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首发。2024年2月,湘粤非铁海联运邵阳接续班列首发;8月,邵阳-盐田港铁海联运班列将盐田港港口功能前移至邵阳;9月,湘粤港“跨境一锁”模式在邵阳落地……
湖南东亿打火机公司外贸经理张伟表示:“得益于通道建设,我们的海外客户从下订单到收货,时间节省一半,快捷交付让客户复购率提升30%。” 借助湘粤港“跨境一锁”模式,洞口县雪峰蜜桔去年首次自主出口香港,并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及非洲等地外商签订共计80余吨的购销合同。
邵阳还出台九大措施支持贸易通道建设;组建邵阳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制国际物流通道运输方案,提供报关、报检“一站式”服务。
目前,通道建设为在邵跨境贸易企业节约物流时间2至3天、物流成本下降30%左右。
多重有利因素推动,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在Amanbo跨境电商平台上,非洲用户能随心所欲选购邵阳生产的假发、白酒等商品。
“我们平台已上线邵阳80多家企业的1000多种产品。”Amanbo邵阳地区负责人米迎春介绍,公司与邵阳共同建设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还协助邵阳在肯尼亚搭建首个公共海外仓及“邵阳制造”非洲展厅,助推优质邵品“买卖全球”。
Amanbo是邵阳引进助推跨境电商发展的企业之一。邵阳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联动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功能聚集区、湖南对接东盟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为跨境电商企业在邵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要“走出去”,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关键。湖南顺髻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文志介绍:“在‘政银企’对接会上,公司提出的开设跨境电商公司用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政府的扶持,让企业放心走出去。”
政企组团开拓国际市场也是邵阳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利器。2024年,邵阳相关领导带领多家企业出访多国,拓展国际市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邵阳经贸“朋友圈”已拓展至186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该市与东盟、非洲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额分别为35亿元、38.4亿元、105.4亿元;派出对外劳务人员530人,居全省第一。
邵商是邵阳对外贸易发展的另一资源富矿,该市拥有一支资产逾4万亿元、遍布全球的邵商劲旅,异地邵阳商会达47家,覆盖广泛区域。
多重有利因素推动下,邵阳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得到长足发展。2013至2023年,该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1%。2024年,邵阳进出口总额实现147.5亿元,其中对非出口额35.5亿元,居全省第二;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8.49亿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昌小英 通讯员 陈果 石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