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湖州:让青年人才站稳创新创业“C位”
2025-05-09 10:31:46来源:浙江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魏寒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湖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青年人才逐梦的热土。

  近年来,湖州全面推进“青创新城”建设,打造“青年最向往的城市”。现已构建“2618”青创空间体系,聚引35周岁以下参保青年大学生超10.44万人,引育科创、数创、商创、文创、乡创、云创等青创项目3981个。其中深蓝计划、窑里青在空间等标杆项目,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与青年创业融合典型。

  现代产业吸引人,优越环境留住人,创新生态成就人。今年3月,湖州启动全面建设“青创新城”提升年行动,锚定“新建青创空间10家、打造标志性青创空间15家、引育标志性青创项目100个、大学生及各类人才8万人”的年度目标,为青年人才搭建“近悦远来”的梦想舞台。

  眼下,一幅“青创新城”建设新图景,正在湖州大地徐徐展开。

  频频发出邀约

  精准招引青年人才

  城市的活力源自人才,而青年的涌入,则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城市机体焕发勃勃生机。

  日前,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上,吴兴区13家制造业企业共收到199份简历,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人。当天,丰汇新材料科技(湖州)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求职的大学生排起长队。这家新材料企业原本“高薪难求”的人才岗位,在此次招聘中收到20份简历,其中19份来自硕士研究生。

  “我们积极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来吴兴设立人才联络站,推动高校专业与吴兴区重点企业零距离精准对接。”吴兴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眼下,各类引才工作站通过企业缺工缺才“数字画像”提交岗位需求,政府依托长三角高校人才数据库进行智能匹配,由“校园引才官”定向推送岗位。截至目前,吴兴区已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企业需求清单—政府政策清单—高校供给清单”三单联动机制。

  为更大力度集聚青年人才投身“水晶晶青创新城”建设,4月9日—12日,南浔区人社局组织10家重点企业,先后赴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等地开展“逐梦来浔 共创未来”大学生招聘直通车——湖南站活动。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此次赴湖南招聘的10家重点企业推出了322个岗位,涵盖机械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共吸引5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加,现场收到简历279份,达成初步意向123人。南浔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切实的行动,向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约。

  当青年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城市的未来便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激发青创活力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引进人才是“第一步”,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则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命题。在湖州的乡村,一群年轻人正用创意打破传统边界,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流量密码”。

  90后硕士倪程一头扎进吴兴八里店镇潞村,一眼就相中了当地一个老旧的空置柴房。在旅游专班和招商专员的贴心服务下,从了解招商政策到商铺选址,从店面装修设计到挂牌开张,仅仅用了45天,就将老旧柴房改造成“柴房咖啡”。青瓦白墙下,咖啡香飘,老村变潮。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柴房咖啡”已不只是咖啡馆,更成为东部新城网红打卡地标,连同潞村其他点位带动景区旅游观光20万人次。

  创新脚步并未止步于此,倪程又将经验带回老家长兴,将废弃厂房改造成“巷往咖啡”,汇聚了一群返乡青年,通过咖啡链接,创新开发了烧烤露营、火锅等趣味项目,保持了乡村咖啡馆的生命力。眼下,随着各平台相继推出年代剧,“巷往咖啡”的热度也在持续攀升。“未来会不断细化运营策略,把握住每一个重要节日和热点,让创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倪程说。

  鲜活的创业故事背后,是湖州为青年搭建梦想舞台的坚定行动。在吴兴区,创新创业的平台不断涌现。目前,已成功培育总部自由港、青创工场、伍浦青创营地3个市级青创空间,打造童装小镇、卉弘生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青创街区、青创楼宇,提供包括办公场地、资金扶持、创业指导、市场对接等一揽子的孵化服务,切实为青年人才入乡发展搭好舞台。

  南浔区同样孕育着充满创意与活力的乡村振兴故事。在和孚镇云朵农场,00后农创客沈俞豪将传统农场升级为网红打卡地,开办湖羊主题餐厅、海底捞户外烹调基地、农场商拍基地、蟋蟀养殖等10余个项目,集聚入乡青年近30名,带动60余户村民人均增收约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在善琏镇窑里村,“青在空间”项目在90后北大青创客黄彬彬和她的青年团队手中焕发新生。她们通过盘活183间闲置农房,将其改造为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创新空间,先后引育窑文化馆、麦琪萝丝亲子度假空间等20余个项目,吸引200余名全球青年艺术家驻村创作,吸引入驻青年创客50余人,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余名青年成为“云村民”。

  “我们始终坚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力求每一项青年政策都能精准有效。”南浔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三维发力,构建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自2024年启动“水晶晶青创新城”建设以来,南浔区已建成市级青创空间4家,引进青年人才4666人,落地青创项目271个。

  优化服务生态

  营造友好宜居环境

  聚焦于细微处,想人才之想、应人才之需,从小切口入手,千方百计调动资源、创造条件,为人才提供服务,是吴兴区展示出的态度。吴兴深知,营造出温馨氛围和归属感,才能为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空间。

  便捷服务,触手可及。为进一步便利求职者,吴兴区人力社保局在高铁湖州东站建设了公共就业服务驿站,这也是湖州市境内车站“到站即选岗”试点窗口。驿站内,数字就业自助机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的岗位信息,求职者仅需点击即可完成“政策一键查、岗位秒匹配”。

  轻触屏幕,点击确认,站在数字就业自助机前,浙江科技大学应届生小宋点击“精准筛选职位”,仔细翻找合适岗位。最终,她向湖州锐仕方达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投出了简历。15秒后,这份简历被推送至锐仕方达HR终端。“刚下高铁就能选岗位,这种体验太赞了!”小宋边操作边感慨道。

  从“找到满意工作”到“安心扎根乐业”,人才的服务链条需要全方位覆盖。聚焦解决人才的“关键小事”,去年以来,南浔深化实施人才安居行动,构建“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社区”保障体系,頔塘社区人才公寓正式启用,全区精品人才公寓总量达到880余套。同时,加大人才社群建设力度,分镇街建立人才联谊会,开展创业沙龙、人才恳谈会和各类文娱活动超过100场次,帮助各类人才快速融入南浔、扎根南浔。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围绕“青创新城”的宏伟蓝图,湖州正阔步前行,致力为青年提供沃土,让青春梦想有处安放,让青年人才能站稳创新创业的“C位”。(杨斌英 王晨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