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
2025-05-18 15:58: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颜观潮

  5月16日清晨,位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区的“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早已人头攒动,门头大屏上“‘甘味’庆阳农产品北京推介会”的标语格外醒目。这场集产品推介、展示品鉴、渠道对接、项目签约于一体的农业盛会,标志着革命老区庆阳正式以品牌化姿态进军京津冀市场,开启“甘味出陇”战略新征程。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_fororder_“甘味”庆阳农产品北京推介会现场。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摄

“甘味”庆阳农产品北京推介会现场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庆阳坐拥2.7万平方公里土地,年均光照2500小时、昼夜温差15℃、降水550毫米,孕育出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庆阳黄花菜等1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_fororder_庆阳“甘味农产品。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摄”.JPG

庆阳“甘味”农产品

  在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袁超斌正将切好的苹果递给采购商。展台上,从经典红富士到新锐瑞雪、瑞阳,再到维纳斯黄金等25个品种的苹果整齐排列,色泽鲜亮、果香扑鼻。

  袁超斌介绍,北京市场对高端苹果需求旺盛,公司带来的苹果覆盖早中晚熟全周期,瑞雪单品2024年在电商平台销量达3000吨。该企业在宁县建成2.25万亩标准化果园,带动3200户果农增收,2024年优质果品产量26704.68吨,销售收入1.07亿元,这些产品正通过冷链物流走进北京商超,成为都市消费者的新选择。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_fororder_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袁超斌正在整理展台。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摄.JPG

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袁超斌正在整理展台

  在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沙棘果汁、沙棘茶等深加工产品吸引众多试饮者。总经理傅雨萌介绍,这款沙棘果汁采用冷榨工艺,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在北京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_fororder_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沙棘果汁、沙棘茶等深加工产品吸引众多试饮者。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摄.JPG

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

  庆阳的农业突围,始于对传统模式的革新。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肉羊、肉牛、生猪、肉鸡、苹果、饲草、瓜菜、中药材八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面对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庆阳创新实施“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畜禽粪便经发酵转化为有机肥反哺果园,菌渣菌糠成为栽培基料,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91.5%。这种“种植-养殖-菌业”的绿色闭环,为庆阳着力打造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庆阳市通过间伐降密、高接换优等技术,进行老旧果园改造,实施“单品突围”策略,正助力庆阳苹果在高端市场抢占份额。

  目前,庆阳已构建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双轮驱动体系,6个区域公用品牌、40个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目录,75家经营主体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00个。

  推介会现场,“庆阳苹果(北京)直营店”“花池臻品直营店”正式授牌,落户首都。当日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7个、金额9.2亿元,农产品购销协议12个、金额2.6亿元。其中,庆阳市与《中国品牌》杂志社签署的2025品牌扶摇计划协议,为“甘味”庆阳品牌注入专业传播动能。

庆阳“甘味”借势推介会开拓北京市场_fororder_授牌仪式现场。庆阳融媒记者 王华 摄

授牌仪式

  随着庆阳小米、小杂粮、沙棘果汁等特色产品通过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进入北京商超,这场跨越千里的产业突围已现成效——此次推介会不仅是“甘味”品牌出陇的具体行动,更是庆阳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品牌营销矩阵、向现代农业强市跃升的战略支点。

  未来庆阳市将通过深化产销对接、拓展多元渠道,让黄土塬的生态馈赠持续稳定端上首都餐桌,成为新时代农耕文明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生动注脚。(文/图 王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