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铜陵:文旅融合火热发展
2025-05-22 10:32:35来源:安徽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传统+新潮”双轮驱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力,休闲度假与生态康养旅游魅力初显   铜陵文旅何以爆火

  登上浮山,考察文化先贤足迹;住在永泉小镇,体验养生温泉滋润;夜游犁桥水镇,感叹火树银花震撼……这是今年“五一”假期,南京游客“好岁流年”在社交媒体发布的三天两夜铜陵打卡游记。

  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铜陵市排在安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列。随着铜陵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前来休闲度假康养的游客持续增长。全市“五一”假期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和门票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尤其是省外游客和过夜游客占比均显著提升。传统景区焕新出彩、新潮景区火爆出圈,铜陵文旅正在形成“传统+新潮”双轮驱动的假日消费格局。

  铜陵有多火

  ——重点景区爆满,门票收入攀升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直抒胸臆,表达对铜陵的由衷赞美和深沉眷恋。生态优美、人文蔚盛,景区景点星罗棋布,铜陵在无数游人心中“种草”,每逢节假日便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这个“五一”假期,铜陵文旅有多火?数据最有说服力:全市重点监测的19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8.24万人次、同比增长28.45%;门票收入1248.3万元、同比增长38.23%,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犁桥水镇、永泉小镇、浮山等核心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西湖湿地百亩鸢尾花海、梧桐花谷“彩虹花田”等单日吸引游客超万人次。

  “铜钱购物”复刻古代交易场景,“那些年那些事”巡游唤醒游客乡愁记忆,“奇幻夜森林”灯光秀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永泉小镇推出的文旅新场景,给人沉浸式体验,成为游客争相打卡地。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树根说:“我们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新媒体平台推介景区,通过‘永泉旅游度假区’‘这就是永泉’‘永泉小镇管家号’‘杨奶奶柴锅饭’等账号,每天发布游乐信息和视频。‘永泉小镇、无忧度假’文化品牌全网点击量已突破10亿次。”

  “假日期间,我们通过智慧旅游系统实时监测客流,重点区域增派服务力量,保障游客体验。通过‘文化+生态+科技’多维创新,铜陵成功塑造了‘小而美、精而特’的文旅品牌形象。”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文庆介绍,这个“五一”假期到铜陵旅游的游客中,沪苏浙的游客占比超过一半,这表明铜陵正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文旅圈。

  铜陵何以火

  ——业态五彩缤纷,拉满“情绪价值”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近年来,铜陵市挖掘铜文化内涵,擦亮铜文化品牌,优化铜文化旅游供给体系,推出铜拓本画等30余个研学课程,新增9家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雀二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研学旅游品质提升试点单位。铜文化,从“有说头、有讲头”向“有看头、有玩头”迈进。

  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刚需、美好生活的标配。“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元,我们要聚焦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时代感、沉浸感、体验感。”李文庆说,铜陵市在传统旅游区布局演艺、文创等新场景的同时,培育了以大通飞行影院、新西湖动漫展示馆为代表的数智场景,以滨江帐篷露营、凤凰山瀑布咖啡为代表的文化休闲空间,以永泉“森林人家”、山礼“白姜膳食”为代表的康养经济。

  日间,传统戏曲、民间绝技轮番登台,水上迎亲、西游快闪格外吸睛;夜间,烟花秀、打铁花五彩缤纷,鱼灯巡游、花船歌舞热闹非凡。犁桥水镇打造昼夜联动的沉浸式体验,带给游客满满“情绪价值”,“五一”假期单日吸引游客最高达3万人次。作为铜陵打造的精品夜游小镇,犁桥水镇开业2年来接待游客已达480余万人次。

  文旅产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文旅+百业”融合发展,碰撞出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铜陵市着力推进文旅消费升级,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行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加强艺术剧目创作,推广特色美食,开发文创产品,努力形成消费集聚,西湖湿地百亩鸢尾花海、铜陵市博物馆青铜器拓印研学、坡上村79民宿等文旅新业态火爆出圈。

  铜陵咋长火

  ——把握市场风向,坚持“长期主义”

  2003年,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在修复废弃矿山生态的基础上,兴建一座江南特色的农庄,打造生态美食和特色民宿,进入乡村旅游行业;随后,依托原始森林和优质温泉,建设养生基地,形成“游江南山水、看江南园林、吃江南味道、住江南人家”四位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继而,布局温泉康养业态,规划康养小镇,至此完成了由农庄到度假区再到特色小镇的“三级跳”。

  “20多年来,我们坚持‘长期主义’,主动适应乡村旅游度假和生态康养悄然兴起的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品牌和经营模式。”杨树根如此介绍永泉发展文旅的理念。近年来,永泉小镇紧跟老年群体需求,把握“银发经济”机遇,将旅游与健康养生有机融合,推出温泉酒店项目和林间温泉休闲体验,吸引大批游客来小镇度假。同时,与沪苏浙旅行社合作,开通康养旅游专线,积极承接沪苏浙客源市场,目前小镇65%的游客来自沪苏浙地区。

  文旅产业,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极,也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吉小冬认为:“文旅产业,是公认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无论谋划地方文旅发展规划还是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站在文旅产业的时代风口,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定力,以‘联动共赢’为引擎,才能书写安徽文旅的新篇章。”

  铜陵市正在紧扣长三角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李文庆表示,铜陵市将坚持项目为王,赋能全域旅游发展,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政策叠加机遇,重点引进优质文旅综合体、特色文旅街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项目,积极培育自驾营地、康养度假、低空旅游、视觉体验等新项目,不断增强文旅发展动能。(记者 张理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