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合肥长丰:“乡村文旅+美食+产业”奏响“皖美休闲”新乐章
2025-05-26 17:50: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春晓责编:赵滢溪

  2025年5月25日,第三届江淮美食・长丰味道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美食嘉年华暨文旅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在合肥骆岗公园盛大启幕。

合肥长丰:“乡村文旅+美食+产业”奏响“皖美休闲”新乐章_fororder_1

活动现场

  这场融合“舌尖盛宴”与“科技魅力”的盛会,标志着合肥市长丰县正以美食为媒、以文旅为桥,加速构建“乡村旅游+美食+产业”的多元发展格局。在前两届“江淮美食 长丰味道”活动基础上,本届活动还积极探索“美食+科技”的创新模式。活动现场,比亚迪仰望U9的遥控舞蹈表演惊艳亮相,将新能源汽车的“黑科技”与长丰美食的烟火气巧妙融合,吸引数千市民游客共赴这场“皖美休闲”之约。

合肥长丰:“乡村文旅+美食+产业”奏响“皖美休闲”新乐章_fororder_3

活动现场

  美食为引:解锁长丰味道的“舌尖密码”

  江淮美食,长丰味道自有一席之地。长丰既有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风味。本届美食嘉年华活动,吴山贡鹅、下塘烧饼、罗塘红烧肉、庄墓圆子等经典名菜名小吃集体亮相,让游客一站式体验长丰地道风味。活动正式发布了《江淮美食・长丰味道》美食画册及“全域旅游地图”,为乡村旅游与美食融合再添数字化“导航仪”。

  活动现场,从标准化包装的吴山贡鹅,到即食型的稻田小龙虾,这些“皖美味道”正通过工业化生产走向全国市场。2025年,长丰县将全力以赴促消费,举办“江淮美食・长丰味道”系列活动,打造吴山、下塘“美食名镇”,发展岗集青峰岭、双墩海宝城郊游,建设水湖草莓小镇等一批百姓身边休闲好去处。

合肥长丰:“乡村文旅+美食+产业”奏响“皖美休闲”新乐章_fororder_2

活动现场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的“诗画长卷”

  长丰正以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为目标,深化“文旅+农业、工业、商业、体育”等业态融合,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多条精品线路。例如活动现场推介的“竹露将盈 诗行长丰”夏季文旅线路,游客可以体验休闲采摘、生态观光、非遗手作、美食品鉴等多种玩法,感受田园诗般的微度假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长丰紧扣“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建设目标,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开发独具特色的“汽车文旅带”。依托比亚迪赛合肥赛车场、优信二手车等载体,打造“智造探秘 - 科技体验 - 生态自驾”旅游线路;举办“江淮美食·长丰味道”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美食嘉年华,将后备箱集市、房车露营、跑车秀等创新活动融入文旅场景;开发数字藏品、文创车模等特色产品,让汽车文化“活起来”、科技体验“潮起来”。这种模式丰富了旅游业态,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城的品牌价值与文旅流量实现双向赋能,让长丰在拥有“草莓之都”的美誉上再添“科技文旅之城”的靓丽名片。

  政策赋能:激活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

  为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2024年10月,长丰出台了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的实施方案。目前,长丰县正深度挖掘整合文旅资源、差异化培育重点文旅项目、丰富地域特色文旅活动,积极开发下塘镇汽车旅游业态,建设杜集镇特色小镇和鸟岛旅游片区等,重点打造“ 休闲采摘游 ”“ 科创科普游 ”“ 乡村度假游”三大文旅片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旅游宣传策划,增产量、引流量、变现量,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本届美食嘉年华同步启动的“文旅惠民消费季”,正是政策落地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通过现场“打卡有礼”等互动形式,累计发放采摘券、民宿券等100余张。

  从“舌尖上的长丰”到“车轮上的长丰”,从“乡村旅游”到“科技赋能”,长丰县正以美食嘉年华、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为契机,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书写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县新篇章。通过“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有机统一,让“心有梦・就长丰”的品牌响彻江淮大地。未来,随着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度假的首选目的地。(文/图 江凯 王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