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内蒙古智造赋能“三北”生态屏障建设
2025-05-27 14:23:36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5月24日,13台承载着绿色希望的治沙设备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内蒙古宏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昌机械公司)生产基地出发,奔赴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的沙漠,投身荒漠化治理一线。

  当肆虐的黄沙遭遇“内蒙古智造”的智慧机械,一场重塑荒漠生态的绿色变革正悄然上演。在“三北”工程的火热建设现场,宏昌机械公司以一台台“治沙神器”为笔,在沙海之上奋力书写着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

  托克托县地处黄河之畔,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宏昌机械公司于2020年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携手,开启了防沙治沙装备研发的征程。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企业,该公司深谙这片土地的生态需求,短短几年,便成功推出8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彰显出“内蒙古智造”的强劲实力。凭借这些亮眼成果,公司接连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呼和浩特市工业小巨人等多项殊荣,成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乃至内蒙古制造在生态领域的一张名片。

  走进“三北”工程治沙现场,“内蒙古智造”的魅力展露无遗。宏昌机械公司打造的一系列治沙装备,如同训练有素的“钢铁军团”,在沙漠中大展身手。“芦苇、沙柳编帘机”快速运转,将内蒙古本地丰富的秸秆、枝条资源编织成坚固的“绿色盾牌”;“沙柳、芦苇切割机”精准作业,以精湛的“技艺”为后续铺设做足准备;“沙柳散枝条打捆机”更是巧妙地将废弃枝条变废为宝,让每一份资源都发挥出治沙的力量,尽显内蒙古企业就地取材、高效利用的智慧。

  在沙障铺设环节,宏昌机械的“秘密武器”同样惊艳。“履带式编帘方格沙障机械自动铺设装备”穿梭于沙地间,无视沙柳枝条的形态差异,编织出整齐美观的立式网络沙障;“履带式灌木枝条方格沙障机械自动铺设装备”则高效利用沙生灌木废弃料,快速铺设坚固的网格沙障。这些凝聚着内蒙古智慧与力量的机械装备,将肆虐的黄沙固定网格中,成为“三北”防沙治沙战场上的主力军。

  如今,在鄂尔多斯市“三北”工程推进中心1000亩的治沙项目现场,来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内蒙古智造”装备正火力全开。轰鸣的机械声与飞扬的黄沙交织,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治沙画卷。“这些内蒙古造的机械太给力了!不仅效率比人工高好几倍,治沙效果也非常出色!”现场施工人员的赞叹,是对“内蒙古智造”最生动的认可。

  “我们要用治沙装备,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宏昌机械公司负责人满怀豪情地表示。未来,这家来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企业将继续深耕防沙治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更多凝聚创新智慧的先进装备,扛起生态治理的责任担当。(记者 刘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